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对脱贫攻坚提供什么启示

2019-10-17 | 快评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10月14日,201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揭晓。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印度裔美国学者阿比吉特·班纳吉、法国出生的埃斯特·迪弗洛、美国学者迈克尔·克雷默三人,以表彰他们“在减轻全球贫困方面所提出的实验性方案”。

围绕诺贝尔奖,我们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题,文学奖如此,经济学奖也一样。关于经济学奖,讨论最热烈的问题似乎是,中国的经济学家到底什么时候获奖?其实,以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中所占的地位而论,中国经济学家获得诺奖只是一个或早或晚的时间问题,并不需要去过度纠结。关于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它对中国扶贫事业的启示。

这种启示,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来分析。

宏观而言,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哪个领域,往往意味着这一领域是学界乃至全社会关注的重点所在。2019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颁给了三名研究“脱贫”的经济学家,原因正如瑞典科学院在颁奖时所强调的,如何减轻全世界的贫困,在当今依然是非常重要和紧迫的问题。

有目共睹的是,人类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惠及人口最多的减贫进程正在中国发生。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2018年末的1660万人,中国一半的贫困县、80%的贫困村、85%的贫困人口已经实现脱贫,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题有望得到历史性解决。中国正在以自己的实践,来回应世界对“减贫”这一共性话题的关切,并给出“中国方案”。

微观而言,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研究成果到底是什么,这将在“术”的层面提供启发借鉴。中国此前已经引进出版了本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班纳吉夫妇的专著《贫穷的本质》,在这本书里,两位学者指出,所谓“又懒又馋”实在是社会对贫困人口的误解。减贫不仅要走出对于贫困人口所存在的认知误区,而且要针对贫困群体的现实困境,实施应对贫穷的有效方法。如果我们对他们的主张稍加涉猎,就会产生一种“心有戚戚焉”的感受。

中国的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已经超越了小规模的、书斋式的实验阶段,而是一种政府主导实施、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状态。在脱贫的具体方式方法上,除了传统的产业、健康、教育、信贷方面的帮扶外,一些融合了最新理念和最新技术的扶贫路径也在实践中被发明出来。比方说,在网络购物时代,新电商扶贫对于贫困地区和农户的帮助往往能取得立竿见影的实效。

熟悉农村和农业的人都知道,为贫困地区“输血”,建立扶贫产业的难度并不是特别大。难就难在,有了产业和产品之后,随之而来的“卖难”问题。以“农货拼购”为特色的新电商平台拼多多,通过在贫困乡村与城市写字楼之间建立起消费扶贫通道,2018年一年就帮助贫困乡村销售了超过160亿元的农货。同时,他们还利用大数据和AI技术,在云南等地定向帮扶农民增收。

无论从宏观还是微观上看,中国的扶贫脱贫实践都踩准了全球经济发展的鼓点,并且在方法路径层面给出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方案。但是,不拒细流方能成为江海,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们的学术见解仍然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比如,他们主张用“营养均衡”代替让贫困人口吃饱饭、用“保险覆盖”补充对贫困人口的资金帮助,这些想法在中国的扶贫实践中也可以加以探索。

作者:周东飞

责任编辑:王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