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小水杉,让我续写老兵故事”

2019-10-28 | 校媒FM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朱娟娟 雷宇)“假如还在部队,我也想在家门口的东湖里,与世界级选手比试比试!”10月23日傍晚,在2019军运会公开水域游泳比赛现场,忙完当天的志愿服务工作,32岁的吴峰难掩兴奋。

这个退伍军人越来越适应自己的新角色——作为军运会志愿者,负责赛前运动员兴奋剂检测引导工作。

“感谢小水杉,让我续写老兵故事”。在汉举行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上,23万“小水杉”志愿者奉献出了自己的热情,其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曾经在军营燃烧激情岁月,而今退役的老兵。

从小在武汉江边长大,吴峰六七岁时就跟着父亲学会了游泳,从此喜爱上了在大江大湖畅快翻腾。2009年,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艺术设计数字动画专业毕业后,他没有急着去工作,而是选择入伍,成为海军救捞部队的一员。

退伍回到家乡,吴峰成为了一名街道办工作人员。2016年,他参与武汉渡江节水上安保工作,得知长江救援志愿队缺乏潜水员,第一时间报了名。拥有潜水员证、救生员证的吴峰深谙水性,至今已参加了5次志愿救援行动。

这一次,长江救援志愿队从近2000名队员中,挑选出40名佼佼者,参与军运会公开水域游泳赛事岸上引导与水上安保志愿服务工作。

23日在东湖郭郑湖水域进行的军运会公开水域游泳比赛,吸引了来自15个国家的40多名运动员参加。吴峰拥有英语六级证书,但为更好地做好引导服务,今年3月起,他利用业余时间,专门苦练了赛事用语、接待用语英语专业表达。

吴峰告诉记者,与他一起参与志愿服务的长江救援志愿队队员中,退伍军人占四分之一,大部分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

公开水域游泳有着“水上马拉松”之称,对军人的体力、毅力都是挑战。忙完手头的工作,吴峰与队友们时刻关注赛况,在部队激情澎湃的点点滴滴,不断在脑海再现。

“参赛的每一位军人都是勇士!他们的拼搏精神与对自身极限的挑战,都值得学习。”在吴峰看来,没有机会成为运动员,“当个志愿者在岸边做好服务,为勇士们鼓掌,也不错!”

“大概是军人天生的责任感驱使我服务这次的军运会志愿者工作,为军运会献出自己的力量。”有着八年军营生活经历的退伍军人谢佳在一次走进高校的分享会上如是阐释自己的选择。

这个25岁的年轻人两年前就开始投身军运会志愿者工作,2018年底正式退役后,选择了做一个军运会上的“全职的志愿者”,“这么大的一个舞台,比暂时的挣钱更重要。”

谢佳目前在军运会开闭幕式运行中心担任骨干志愿者,每天负责会务保障、日常督导、先导片拍摄、舞台搭建、节目审查等,曾参与筹备保障军运会倒计时一周年晚会、武汉马拉松,还有最近惊艳了全世界的开幕式。

在运行中心,谢佳也因此得了一个外号“赖子”(武汉方言),“就是哪里需要就去哪里,什么都能顶得上”。

此前,他擅长摄影摄像和新媒体制作,曾在运营一个公众号时,一年里粉丝从几十个积累至上万名。

成为军运会志愿者,谢佳又有了新的收获。

他举了一个例子,在拍摄工作中,常常要为了一个镜头拍几十次甚至上百次。比如军人手拿乐器齐步演奏的场景,整整拍了3天时间。“志愿服务是一个不断对自己否定再否定的过程,在这种对自己的反思中会极大提高自己的能力。”

谢佳说这都得益于在部队培养的好习惯:面对任务不讲条件,不挑不拣全力以赴。“在这里,我从来不说我只是个志愿者,为战友服务,我依然是一个兵!”

数年的军旅生涯,将这些退伍军人磨练成一批“停不下来”的坚毅青年。

“穿过军装,就要一辈子对得起这身衣服;当过兵,就是要不一样。”当第七届世界军运会的号角响起,与谢佳一样,退伍老兵杜全喆也选择了继续做一个最可爱的人——报名成为一名“小水杉”,为军运会马拉松做赛事服务。

在经历了线上线下多轮培训后,10月27日一早,杜全喆与伙伴们一起等候在马拉松赛道边,为来自世界各地的军人运动员提供饮水与食品补给。

杜全喆退伍后读研进修,现在是中建二局武汉分公司一名基层项目管理人员。“我们都是不穿军装的军人”这另一重身份,他始终铭记。

作者:朱娟娟

责任编辑: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