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子·一只粽子的前身

2019-11-06 | 中国青年作家报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陈诗雯,笔名书影,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文系大四学生。好词曲,喜花草,学诗学词聊以抒怀而已。

文春梅,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创意写作社指导教师。

辗转红尘多少事,觉后微身如隔世。蓑衣一领入江湖,宿芳沚,裁荷芰,卧看越山空翠里。

航苇飘飘无所恃,眼底冰轮长若此。何妨清浊老沧波,笑濯趾,狂歌矣,旧日姓名浑不记。

[创作心得]

古人今人写端午的诗词无数,其中不乏佳作,余动笔之时,仅想另辟蹊径而已。

看着眼前的粽子,一身墨绿,清芬萦绕,不由想起屈原放逐之时曾于沧浪水边遇到的渔父。渔父有“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言,与孔子所言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异曲同工,自有一番道理。况渔父披蓑戴笠,驾一叶之扁舟,终老于江湖,其生活未尝不是如屈子在《离骚》中所写的“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那般高洁傲岸。由表及里,各种各样的馅料均可包涵于粽子中,就如同渔父那圆融率性,随遇而安的品格。故而脑洞大开:或许粽子的前身是屈子在沧浪水边遇到的渔父呢?

[教师点评]

一枚粽子引发巧思:披蓑戴笠终老江湖的渔父,以及绿裹粽叶水中沉浮的粽子,相映成趣。珠三角一带喜食的裹蒸粽馅料丰富,米豆与蛋肉海鲜等同居一处、和谐共融。作者将诸多与屈原相关的典故包裹于短短一首词中,可谓品出了端午的文化韵味。 (指导教师:文春梅)

作者:陈诗雯

责任编辑:龚蓉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