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认养”的新玩法,应当助推文物保护

2019-11-05 | 快评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据央广网报道,日前国家文物局官方微博通报称,山西省高平市政府近日召开了山西省2019年文物建筑认养北部片区推介会,山西10家企业和集体与所认养的三王村三嵕庙、奥治全神庙等10处文物建筑所有人签订了认养协议。

尽管“文物认养”是一个新鲜事物,但它与之前诸多文物保护的精神一脉相承:动员更多社会力量、借助更多社会资源来保护文物,也是它的宗旨。正如山西省文物局官方表示,“我们特别需要社会力量的参与,认养文物模式增加了养护资金的来源,有助于从社会上筹得更多养护资金,减轻政府压力,同时让更多文物得到更好的保护”。


中国璀璨的历史文化浩如烟海,珍贵的文物也难以计数,能被博物馆收藏、保护的,其实只是一小部分。根据国家文物局2017年的调查数据,全国共有可移动文物10815万件,不可移动文物也超过了76万件。“文物认养”有助于弥补文物保护工作中的漏洞,尤其是面对大量不可移动文物时,它的作用不可小觑。

顾名思义,所谓不可移动文物,就是指那些与所处环境融为一体、难以被搬运的文物遗迹,包括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等等。这些文物有不少地处偏远,或在荒郊野岭外,或在深山沟壑里,而且终日风吹日晒,还要面对文物破坏者的潜在威胁。这次山西省被“认养”的三王村三嵕庙、奥治全神庙等文物,就属于博物馆保护范围难以覆盖到的不可移动文物。政府文保部门要给予它们必要的保护,需要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还未必能起到理想的效果。


不久前,笔者探访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博物馆时,馆长向我讲述了当地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的困难。当地可谓地广人稀,很多极具蒙古文化价值的岩画、石雕散落在茫茫的草原深处,文物周围方圆几里可能都渺无人烟,如果有人恶意破坏、盗取文物,则极难防范。为此,当地不少牧民自发表示,愿意在自己管辖的牧场里保护这些文物,放牧与巡逻两不误。再经过博物馆的统一安排,这些散落在各地的不可移动文物,便增加了安全系数。

其实,这就是一种初级的“文物认养”,只是它的形式非常原始,出自牧民对文物的朴素感情。那么,如果我们能将这种非官方的保护举措推广到更大范围内,以更明确的规则来落实,岂不更好?


其实,早在2002年,苏州市为了保护当地的古建筑,就在《苏州市古建筑保护条例》中提出“鼓励国内外组织和个人购买或者租用古建筑”,这算是“认养”当地的古建筑的一个简单办法,但活跃资本的意味更浓,既有保护文物的意味,也有刺激旅游资源的目的。不久后,黄山市发布了《皖南古民居认领保护办法》,以专门文件的形式,规范了对古民居“认养”的方法。尽管这些举措与今天的“文物认养”不完全一样,但已经呈现出了“认养”的雏形。2017年,山西省也印发了《山西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文明守望”工程实施方案》,这次引发媒体关注的“文物认养”事件,其实也是这个规定执行后的正常结果。

从上述情况看,“文物认养”是一个大的趋势,从长远来看,它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动员,需要多个领域资源的互动。当然,这是一个方兴未艾的领域,在具体执行中,可能还有不少亟待改进的地方。比如,如何保证个人或企业在“认养”后,能以专业的保护举措对待文物?如何能杜绝“认养”后,资本市场对文物遗迹的过度开发,甚至变相地破坏文物?如果未来产生了“文物认养”的民间市场,是否应该有更明确的入场资质审核、更严格的监管举措?面对这些可能出现甚至已经萌芽的问题,文物保护工作者应该审慎思考,积极应对。

撰文/黄帅

微信编辑/西蒙

作者:黄帅

责任编辑:西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