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双11” 71.1%受访者称自己今年比以往冷静

2019-11-13 | 青年调查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杜园春

实习生 徐晨

视觉中国供图

每年“双11”,不少人都会囤货,集中买很多东西。有的人是按需购买,有的人却一不小心买了很多用不上的商品,反而多花了钱。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7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1.7%的受访者曾在购物节趁便宜囤货,86.6%的受访者有过只顾着图便宜,买了又后悔的经历。面对购物节,71.1%的受访者感到自己比以前冷静了。73.4%的受访者建议按需消费,避免冲动买“过”。

86.6%受访者有图便宜买了又后悔的经历

天津某央企的已婚员工黄元(化名)介绍,他家今年“双11”买了不少东西,“一家人的衣服、鞋,老婆的化妆品,还有洗护用品、卫生纸,生活必需品囤了一年的用量”。

湖北宜昌某高校研究生郑怡(化名)坦言,因为手头紧,她这次“双11”本来不打算花钱了,可看了看活动和朋友的推荐,最后还是买了一堆衣服,有几件还是到明年才能穿,“购物就是无底洞,看啥都想买,简直停不下来”。

受访者在“双11”购买了什么商品?调查显示,服装鞋饰(69.1%)和日用品(65.6%)最多。其他还有:食品(42.1%)、美妆护肤(39.7%)、电子产品(26.6%)等。

91.7%的受访者都有在购物节趁便宜囤货的经历,其中32.9%的受访者经常囤货。交互分析发现,女性(96.1%)囤货比例高于男性(87.8%);已婚已育受访者囤货比例(92.5%)高于已婚未育(91.2%)和未婚(89.5%)的受访者;一线城市受访者囤货比例高于其他地区受访者。

黄元介绍,前年“双11”购物节时,他冲动购买了一款游戏机,后来因工作忙,几乎没碰过,而这款游戏机一直在降价。

在北京某民企就职的张然坦言,她经常在有购物优惠时买一堆东西回来,之后又后悔,“我之前囤了一箱子面膜,过期了也没用完。实在是占地方,还影响心情”。

调查显示,86.6%的受访者有图便宜买了又后悔的情况,其中16.9%的受访者经常出现。交互分析发现,女性受访者这一比例(89.4%)高于男性受访者(82.2%)。在不同身份的受访者中,有这种情况的在校大学生比例最高(90.2%),其次是职场人(86.9%)。

73.4%受访者建议购物节按需消费,避免冲动买“过”

黄元认为,“双11”购物节中一些商品确实价格优惠,从消费者角度看,如果能够理性购物,一次性囤一些居家必备的消耗品是很划算的,一来省了多次购买的时间和精力,二来变相节省了开支。

湖北武汉某国企员工袁昕妍(化名)感觉,囤货容易上瘾,“我这次’双11’只打算囤几管洗面奶、牙膏,最后为了参加‘满400减50’的活动,还凑单买了隐形眼镜和一包酸菜,其实都用不上”。

针对购物节大量囤货的行为,51.8%的受访者指出容易多买不需要的东西,得不偿失;46.3%的受访者认为一次多买节省日后时间人力成本;43.7%的受访者表示易造成物品不新鲜,质量变差;33.6%的受访者认为趁便宜多买些是省钱了;30.6%的受访者表示闲置物品占据不小空间,影响生活质量。

山东聊城某高校大学生王铭(化名)说,如今遇上购物节,他比以前冷静多了,“购物优惠是常有的,所以买些需要的生活必需品就可以了”。

张然今年“双11”只买了马上要用到的护肤品和彩妆,没有囤货,“我要坚决’断舍离‘了,购买前会犹豫的东西我都不买”。

面对购物节,71.1%的受访者感到自己比以前冷静了。交互分析发现,男性受访者这一比例(73.5%)高于女性受访者(69.6%)。

黄元认为,面对优惠活动,应避免冲动消费,“可以下载比价类App,或提前将需要购买的商品加购物车,持续关注,便于理性购买”。

张然觉得,可以列好购物清单,并备注需要数目,既方便观察商品价格变动,还能按需下单,避免买多。

面对购物优惠如何做到理性消费?73.4%的受访者建议按需消费,避免冲动买多;57.7%的受访者建议提前列好购物清单,针对性购买;55.4%的受访者建议做购物节的经费预算,范围内合理消费。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刘俊海表示,目前来看,消费者总体已经开始注意理性消费了。对于仍然有不理性消费行为的消费者,他提醒,冲动是魔鬼,要管好自己的钱袋子,看明白广告和宣传,保持理性心态。一定要科学消费、安全消费、文明消费、理性消费,认清自己的真正需求后再购物。

作者:杜园春

责任编辑:黄冲 周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