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病了,但离“死亡”还远

2019-11-14 | 青年参考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口 述 丁 纯

▋整 理 蔡梦吟

最近,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接受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专访时指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已处于“脑死亡”状态,欧洲国家不能再依赖美国保卫自身,应“恢复欧洲的军事主权”。此言一出,迅速在欧洲引发争议。

所谓北约“脑死亡”,顾名思义就是半死不活、名存实亡。果真如此吗?非也。“北约脑死亡”跟“北约死亡”不是一回事。马克龙说北约“脑死亡”,是用激烈的语气表达不满,暗含法国凸显自身外交形象、强化自身声音的意图。

马克龙这样说,既有“大背景”,也有“小气候”。

从“大背景”看,苏联解体后,对欧洲各国而言,虽然地区安全威胁依然存在,但程度与冷战时期不可同日而语,欧洲各国对美国的安保需求日益下降。冷战结束后欧洲战略地位的相对下降,金融危机后美国内部矛盾的上升、自身实力的相对下降,新兴市场国家的崛起,共同引发了国际格局的深层调整,这种调整自然影响到美欧关系。

从“小气候”看,特朗普上台后高举“美国优先”大旗,大幅调整外交政策,对欧洲频频发难。在防务问题上,他抛出“北约过时论”,认为北约无法承担起对抗恐怖主义的责任,同时抨击欧盟各国占美国便宜,要美国保护却又不愿承担相应防务费用,且与俄罗斯在油气上大做生意,进而威胁欧盟各国:如不提高国防开支至本国GDP的2%,美国将放弃对欧盟的安全保障。

引发马克龙此番“炮轰”北约的导火索,是美国与土耳其这两个北约盟国未经北约内部协调,甚至并未通报其他“盟友”,就“擅自”完成了在叙利亚的权力交接。由此产生的不稳定因素,将直接影响欧洲的周边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马克龙手捧“戴高乐主义”衣钵,以欧盟代言人自诩,一直试图用军事力量证明自己。

在欧洲一体化困难重重的情况下,防务是相对容易的推进欧洲一体化的抓手。2019年至2025年,法国在创新领域投入的军费预算不断增加,从2022年开始每年将提升至10亿欧元。去年5月,欧盟提出了欧洲防务产业发展的提案,要求在2019年至2020年拨款5亿欧元用于资助欧盟防务产业发展项目,支持欧盟整体防务产业发展。去年6月,欧盟9国防长在卢森堡签署“欧洲干预倡议”意向书,承诺组建欧洲联合军事干预部队,能够针对可能威胁欧洲安全的危机,立即采取军事部署。

但我们必须看到,欧洲不可能真的离开北约,美国也不会坐视欧洲走上防务自主之路。马克龙的指责,形式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最多起到“敲打”美国的作用。欧洲长期依赖由美国负担70%开支的北约“保护伞”,享受“国防红利”,得以将更多资源投入经济和社会福利。近些年,欧洲面临欧债危机、难民危机、民粹主义抬头等种种问题,更不可能放弃与美国的军事合作。美欧矛盾只是西方阵营的“内部矛盾”,并未实质改变跨大西洋关系的基本格局。

德国总理默克尔近日在柏林与到访的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举行联合记者会时强调:“北约仍是欧洲安全的基石,虽然我们有问题,但我不认为(马克龙)这一不合时宜的评论是必要的。”

可以想见,未来,欧洲与美国仍然会保持“吵吵闹闹”却又“难舍难分”的关系。毕竟,欧洲与美国的合作有着强大的历史传统,现实中又有庞大的经济利益勾连,难以轻言“切割”。

▋作者丁纯是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欧盟让·莫内讲座教授。

作者:蔡梦吟

责任编辑:张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