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东城法院有个“和立方”:矛盾发生第一时间参与“灭火”

2019-11-14 | 法治+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11月14日,北京东城法院举行“和立方”工作机制新闻发布会。

7月11日,北京东城法院冯晓光法官和书记员背着国徽、法袍、法槌、案卷等,骑着电动自行车到群众中去现场调解。

5月22日,北京东城法院驻竹杆社区诉调对接工作站设立,成为首个建在基层社区的工作站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何春中

清晨,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以下称东城法院)法官冯晓光像往常一样,身背国徽,带着案卷,骑着电动车,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他要到景山诉调对接工作站现场调解确认一起继承纠纷案件。

冯晓光来到工作站,悬挂好国徽后,案件调解和法庭审查确认工作正式开始。本案中,8位年迈当事人的父母过世,留下了故宫旁边一处四合院,他们希望通过诉前调解顺利继承。

仅仅2个多小时,经过身份确认、证据审核、签订调解协议、对协议进行司法审查,全部法律流程一次完成。一分钱没花,一趟冤枉路没跑,四合院的继承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当事人对法院的“东城速度”赞不绝口。

下午,冯晓光又马不停蹄赶往驻东城区劳动保障监察队调解工作站,那里有6起欠薪纠纷的当事人在等待调解。

从工作站回到法院,迎接冯法官的常是华灯初上的夜色。白天背包进社区调解普法,晚上进微信群线上指导调解、撰写法律文书,已成为他的工作常态,调解员们因此送给他一个亲切的称呼——“背包法官”。

这是东城法院“和立方”工作机制推出以来冯晓光法官的工作常态。矛盾发生在哪里,国徽就背到哪里,司法审判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现场调处纠纷、“一站式”司法确认,百姓获得实惠、正义得以彰显。

共建11个诉调对接工作站

11月14日,东城法院召开“和立方”工作机制发布会。据东城法院副院长王波介绍,自2018年该院开始推进“和立方”机制以来,针对矛盾高发领域,精心选择了最适宜就地调解纠纷的行政机关、街道社区、行业组织作为重点单位,目前已联合共建了11个诉调对接工作站。

这是今年1至10月,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开展“和立方”工作机制上交的成绩单:多元调解成功和速裁结案11674件,同比上升84.25%,其中诉前调解结案2487件,同比上升59.83%;司法确认案件1421件,是去年同期的3.3倍,前端化解能力显著提升。诉调对接工作站“一站式”调解纠纷797件;累计为当事人节约诉讼成本3830余万元……

“和合、和解、和谐谓之‘和’,多方参与、多种方式、多面效果成‘立方’,故称‘和立方’。”东城法院院长赵军这样解释“和立方”的内涵。

赵军说,作为首都功能核心区,东城无小事。大量矛盾纠纷如不能高效妥善化解,会严重影响社会稳定和首都形象。东城法院作为“答卷人”,探索构建具有东城特色的多元解决纠纷模式,努力提升矛盾化解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责无旁贷。

赵军表示,“和立方”工作机制汇集各方调解力量,在矛盾发生的第一时间共同参与“灭火”。在离人民群众最近的地方开展巡回审判,不仅为百姓解决了纠纷、节约了成本,也深度普及了法律,减少潜在矛盾的发生,可谓一举多得。

据东城法院立案庭负责人韩毅兵介绍,该院通过“导诉+立案窗口+程序分流组”三层筛选把关,实现分流引导,简案快审,努力实现大多数纠纷通过诉讼前端“多元调解+速裁”解决,后端精审疑难复杂案件的工作格局。

目前,东城院组建了7支速裁团队,每支团队配置1~2名调解员,将年富力强、能力突出的人才充实到多元调解和速裁一线,整体团队平均年龄30.7岁,95.2%的法官及法官助理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所擅长的专业范围几乎涵盖民商事审判全部领域。

9名驻院人民调解员发挥优势作用,共调解成功1157件,案件平均调解用时10.7天。

东城法院连线行业调解组织,与北京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北京保险行业协会等多家行业性、专业性调解机构建立诉调对接工作联系。今年1至10月,该院与行业调解组织合力调解纠纷773件。

此外,东城法院还连线行政机关,在东城区建立驻劳动监察大队、驻交通支队诉调对接工作站,涉20家企业的205件劳争纠纷和12件交通事故纠纷在工作站调解化解;连线律师协会,将北京市律师协会提供的70名资深律师调解员纳入特邀调解员名册,开展诉前委托调解,已成功化解纠纷272件。

确保“一站式”化解矛盾效果

王波表示,“和立方”机制在多元化解矛盾、减轻群众诉累、缩短纠纷解决周期等方面正呈现出明显的优势和独特的价值。它以诉调对接工作站为依托,将工作站作为矛盾吸附中心,在矛盾始发地、始发时,汇集社会各方调解力量,合力调解。法院进站提供终局司法保障,确保“一站式”化解矛盾的效果,打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综合治理新模式。

从功能效果而言,它具有短期导出矛盾、中期化解矛盾、长期吸附矛盾的效果。随着“和立方”机制深入推进,社会调解力量日益壮大,这一社会治理模式也将逐渐成为“新常态”。

从社会效果而言,当事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司法服务,并就地解决区域特色问题,有利于提高矛盾化解的针对性,更有利于逐步培养群众守法、用法的意识,播撒法治种子,共建法治蓝天。

“目前我们的工作开了个好头,但还有很多改进空间。”王波说,“我们的发展规划是(2018-2020)分‘三步走’,即2018年打基础,2019年创新发展,2020年全面铺开。”

“劳动争议最初形成的阶段也是最易化解的时候。”东城区劳动保障监察队队长闵娟说,“我们与东城法院第一时间介入纠纷调解,不仅能使企业不再疲于应诉、增加额外成本,也能促使劳动者在拿到调解文书后继续安心工作,使面临困难的企业得以挽救,同时还大大降低了核心区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概率。”

北京市东城区司法局东四司法所所长王永恒认为,社区调解员法律专业知识相对薄弱,对于除家事矛盾以外的纠纷类型,普遍缺乏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调解思路,以往遇到这些纠纷时都建议当事人去法院诉讼解决。

“通过设立诉调对接工作站,法官进站调解纠纷,调解员现场观摩,调解后与法官充分交流,提高了调解员的业务能力与实战勇气,从以前的不敢调、不会调,到现在的敢于调、善于调,能调成的案件类型也越来越多。我们收获的不仅是法律知识与专业技能,更是人民群众对我们的信任与褒奖。”王永恒说。

(国内时事部编辑)

作者:何春中

责任编辑:贾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