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大院士系列学术讲座聚焦海洋强国

2019-11-15 | 科技+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11月15日电(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魏其濛)今天,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迎来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家彪,他的讲座《海洋科学在全球治理中的作用、机遇与挑战》探讨了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海洋发展和全球治理战略的热点,以及如何在全球国际治理的新格局中谋求主动,增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与话语权。


据介绍,深海、极地与深空和深蓝(即网络)在21世纪被认为是人类认知探索、国际规则建立和国家利益角逐的新疆域。其中,大陆架划界是全球各沿海国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合法拓展国家管辖海域的最后一次机会,国际海底区域内多金属矿产资源的勘探开发正成为国家战略资源安全的竞争焦点。资源开发背后的环境保护,尤其是海洋保护区的创设和生物多样性养护公约的磋商,日益成为国际海洋发展和全球治理战略的热点。

李家彪院士在讲座中展示了我国多种海洋科学考察中的收获和研究成果。包括蛟龙号2014年采集于西南印度洋龙旂热液区的热液烟囱体、中国科学院探索1号TS-03航次于2017年在挑战者深渊通过原位实验号着陆器YW-11潜次获得的万米海水、距今2.5亿年早三叠纪古海洋的裂齿鱼、前寒武纪形成的叠层石、笔石动物的化石、采集自南极长城站周边的南极松萝等珍稀物品。他还介绍了学院海洋技术团队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海马-4500”ROV,它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首台4500米级深海遥控无人潜水器作业系统,也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下潜深度最大、国产化率最高的无人遥控潜水器系统。

今天的讲座是上海交通大学海洋学院“院·望”院士系列学术讲座的收尾之讲。此前,为加强学生对海洋科学专业的认识、鼓励学生树立行业理想、培育学生海洋报国情怀,学院在成立周年之际开展该系列讲座,邀请来自海洋学院的中国科学院苏纪兰院士、陈大可院士,以及中国工程院潘德炉院士、金翔龙院士带来海洋科学与技术领域主题讲座。

作者:魏其濛

责任编辑:贾志强

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