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观美国创新创业生态之树

2019-11-21 | 青年时讯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陈 姚 (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 创业学院执行副院长)

斯坦福工程学院的实验室

会场外的墙上贴满了Plug & Play公司的合作企业

斯坦福大学学生的创意产品 图片由作者提供

10月末,笔者应美国Plug & Play公司邀请,前往硅谷参加了其秋季峰会,并拜访了斯坦福大学等高校有关负责人,考察创新创业教育经验成果和实践方案,寻求中美两国师生开展创新创业交流的合作机会。

Plug & Play公司的创业史

10月22日,Plug & Play2019年秋季峰会在其总部所在地、旧金山大区的小城桑尼维尔市举行。说是全球峰会,连续三天的会议实际上是由不同主题的创业公司路演所组成的,每半天一到两个主题。这些创业公司大多参加了硅谷总部三个月高大上的集中训练,在台上显得有备而来。台下参会并不是我们在国内路演中见到的风险投资机构,而是Plug & Play来自世界五百强企业的合作伙伴。

据有关负责人介绍,不论是从办公场地规模,还是创业公司数量来说,Plug & Play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孵化器和加速器公司,累计孵化、投资超过2000家初创企业。

Plug & Play公司的创业故事也可算是一个硅谷的传奇。创始人赛义德·阿米迪是伊朗伊斯兰革命后滞留美国的伊朗学生。其家族后来移民到美国之后,最早做的是波斯挂毯和桶装水生意,后来进入硅谷的房地产市场,成为了安卓前身DANGER、谷歌、PayPal等公司的房东。

现在我们能看到的谷歌最早期的一张公司合影,就是在赛义德的楼下拍的,当时的谷歌公司还只有二十几个人。谷歌直到超过五十人的时候才搬出了赛义德的办公室。伴随着这些顶级创业公司的成长,赛义德也因为投资早期的谷歌、PayPal等公司获得了几百倍的回报,长期浸淫在硅谷创业文化中的他也正式进入孵化器和创投领域,而Plug & Play的商业模式也是在实践中逐渐摸索出来的。

笔者对这一模式的总结,主要是通过举办行业间活动、创业团队培训、创业夏令营等形式帮助创业团队建立公司,通过导师指导、搭建业界人脉帮助创业团队迅速成长,并为其对接大企业资源,扶持创新企业最终走向成功。

Plug & Play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能够迅速提升中小型创业公司运营管理能力;另一个则是能够服务足够多的大型企业会员(特别是世界五百强),充分对接大企业的创新需求。其收入来源除了创投之外,还来自于对大企业的服务费收入。

目前,Plug & Play公司的硅谷总部每年入驻350多家创业公司,创业公司获得超过200笔的早期项目投资,组织超过100场的项目投融资路演。

Plug & Play2014年进入中国市场,目前已在北京、上海、杭州、西安、重庆等地设有孵化加速器办公室,并已累计投资孵化超过50余家中国创业企业。依托与斯坦福等高校长期的合作经验,Plug & Play在中国推动了高校国际创新项目。项目也是链接高校与全球资源,与合作高校共建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孵化加速、项目投资和科研成功转化为一体化的国际科技创新创业平台,目前已经与国内30多所高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

斯坦福大学的创业教育

在硅谷我们还访问了在创业教育领域独树一帜期间的斯坦福大学。斯坦福与硅谷之间相互成就的特殊关系早已为人称道,而本次访问的重点则是斯坦福专业发展中心(SCPD)。SCPD隶属于斯坦福大学教务处,是斯坦福大学负责全球教学、培训、资源合作的专门机构,其以多样的在线课程形式为身处各地的学员们提供了灵活和便利的学习体验,使所有学习者都能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目前SCPD已在中国落地了面向创新创业教师的在线培训项目,帮助老师使用斯坦福核心的设计思维改造创新和创业教学。

在斯坦福大学,通过和学校教学管理层、教师的深入交流,我们体会了斯坦福大学将“设计思维”真正全面融入了所有专业的课程教学。SCPD开放的在线培训课程,其创新课程部分,从该校几乎所有专业选拔教师来讲授相关章节,且他们讲的这种创新紧密结合了以客户为中心、以需求为导向,也就是用设计思维的理念打破学科惯性,而非站在学科本位的角度为创新而创新;创业课堂上,斯坦福教师则更多结合自己创业的经历来讲创业,同时特别强调案例教学,实践性高、针对性强,也因此区别于哈佛大学偏重理论的创业教育体系,形成自己独有的特色。

开放的实验室

访问期间,代表团还参观了斯坦福工程学院。工程学院直接在其地下室复制了一个当年惠普创始人白手起家时的车库,里面是开放空间随时欢迎学生,重温硅谷诞生的故事和前辈的创业精神。

除了工程学院的专业实验室等“高大上”的实验室之外,我们在斯坦福校内随处可见的是提供给学生的开放性实验室。实验室装修简单、基本类似于硅谷很多创业公司诞生的“车库”,但配备了基本的绘图设备、手工车床、示波器、3D打印机、激光蚀刻机等工程设备,且完全免费、24小时开放。学生可以随时将自己的创意灵感和想法转化为实物。实物即使不一定是产品的,也可以至少是一个创意原型,开放性的设计和管理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中美创业比较

此行之中,团员都有这样的感受,好像美国的创业服务机构并不是特别在乎何时能够退出、利润多少倍之类的问题。换句话说,比起能够分到多少果子,他们更在乎的是整个生态系统是否能够闭环,以及如何和大企业伙伴一起来助力创业者快速成长,也就是能种出多少大树,并让这些树能够健康成长。像Plug & Play做的,其实远没有国内创投那么复杂的资本运作,主要就是发现大型企业在行业前沿遇到哪些难题,可以由创业团队来完成;有哪些新的技术产品,可以推荐给大企业,让他们通过购买服务、技术转让、股权参与、并购、招募等各种双方满意的形式参与到创业公司的运营中。

同样的,我还感觉这里的创业者很放松。这种“放松”,不是说没有拼搏精神,而是感觉他们在面对市场、面对投资人的时候精神状态很自然,丝毫没有对资本如饥似渴、顶礼膜拜的感觉。他们好像没有资本的参与也要去发展,创业就是一种人生选择,特别乐在其中。我觉得这样的创业人生才是一种自然的理想状态,同时又能够获得更加全面、直接的行业互动和指导,创业者不是盲目地追求风口或者拍脑袋创业。这种创业者不着急、投资人也不着急的“慢创业”状态,反而避免了很多因为模式不合理、技术不成熟,但又在资本因素的拔苗助长下,越跑越偏、加速悲剧的创业失败的发生。这点确实值得国内的投资人和创业者学习。

近年来随着双创热潮的涌动,关于学习借鉴美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经验的推介和研究都不少,但笔者认为还是缺乏从生态视角整体考量和把握创新创业产出的研究。有一些研究确实切入了生态系统,但是还是过于静态地去描述生态系统各相关主体,对主体之间互动性的输入输出还是挖掘得不够深入,特别是对世界五百强企业在其中发挥的作用,以及像Plug & Play、YC Combinator这样的创业服务中介组织和创新的源头高校的重要地位,都有待深入挖掘。

国内的企业实践方面,我们更多地看到大家喜欢第一时间跟随和模仿美国创业公司的最新成果,但很少深入挖掘其创业生态,思考如何能够持续地生成这些创新创业的果实。

作者:陈姚

责任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