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民谣大篷车:走过一万公里,把歌唱给土地上的人

2019-11-21 | 舞台来源: 北京青年报

“在院子里绕一圈!”孙恒指挥道。“为什么?”驾车的好友许多问。孙恒说:“就是想绕!”绕完了,伙伴们从车上下来,他们的车辙在院子里画出一个大大的句号。许多一边“哈哈”着一边给了孙恒两拳。

这是11月13日下午,孙恒和伙伴们回到平谷同心公社营地,圆满结束了长达45天、穿越十个省市、行程一万公里的“大地民谣音乐会”。

“大地民谣音乐会”是孙恒和几个哥们于2014年创立的品牌。今年9月30日中午12点,他们一行六人驾着两辆车,从北京营地出征上路。在河北、河南、湖北、湖南、贵州、重庆、四川、山西、安徽、山东等十省市代表性村庄义务演出28场,总行程17826里,10000多人次和他们一起歌唱。

他们的演出不去城市的剧院和体育场,而是扎到乡村古巷,和农民朋友在一起。走在乡间小路上,他们和农民们有说不完的话。他们是河南人孙恒,浙江人许多,山东人路亮,东北人姜国良,内蒙古人薛勤帅……

循着乡村的味道,一路向南

我们带着双手和行囊远走四方/我们努力生活不曾失去方向……

那破旧的录音机里放着西北的秦腔/他铿锵有力地唱着生命的力量……

——《这矮矮的村庄是我们在这城市的家》

1998年秋天,爱好音乐与自由的孙恒才24岁,毅然辞掉了在老家的一份固定教职。为此也和父母闹翻了。来到北京,他穿梭在歌厅、酒吧、地铁里或街道边,唱着,喊着,迷惘着,憧憬着。直到和同样爱好音乐、1999年离家北上的“披头士”许多相遇,一起在2002年成立了青年艺术团,专门为在北京的“外乡人”歌唱。

2003年3月,姜国良看到青年艺术团招聘鼓手广告,应聘之后成功入伙。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来自辽宁抚顺,那里是雷锋的第二故乡。在中国的大背景下,要我把个人的属性说清楚很难。但我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面对的人和事都会变化,我的认识会发生变化,我现在认为,成功是个过程,只要我们有正确的方向,我们就走在成功的路上。”

2016年1月,路亮从山东老家来北京看孙恒他们创办的文艺节目,回去就过年了。这时候,他已经在煤矿干了十二年,前十年在井下,最后两年因为他的音乐才华被调到井上工会工作。当他说出“我要去北京”时,母亲不同意。母亲说:“好不容易从井下上来了,怎么说走就走?如果去了北京,你就不要再进家门了!”即使这样,路亮没有犹豫,没有后悔。

而今,大家结伴走出北京,他们感受到了大地的亲切。第一天开了四个小时的车到达河北省青龙县七道河乡石城子村。“石头墙,石头房,石头小村庄……大石头小石头,牢牢抱成团,用手薅草也情愿,生态建家园。”村歌《石头也香甜》就是孙恒帮助村民完成的,所以到了石城子就感觉到了故乡的味道。这是一个据说有300多年历史的古村,整个村庄为石头环绕着、充实着,无处不在的石材,让石城子成了一座“石堡”。

在这里的第一夜,六个小伙子在一户村民家的大炕上就寝,有人发现睡的传统土炕居然可以调节温度。在城市已经见不到了的炕,石城子村家家户户都有。房间里用土坯、石板垒好的空心土台,下面烧柴取暖。六个人睡一起,感觉新奇,但是非常温暖。

村委会门前文化广场上玉米棒子堆成一面背景墙,这就是2019年第一场“大地民谣音乐会”的舞台,时间是10月1日晚上。

演出当晚,邻村的大嫂们聚拢来翩翩起舞,村民们和歌手们齐声唱歌。演出中,一个赤裸着的醉鬼上台张牙舞爪地表演起来,村书记呵斥着把醉鬼轰走了。村民们自嘲说:“咱村里人就是这素质?太丢人了!”

乐团年纪最小的吉他手薛勤帅是第一次参加巡演,走进村庄让他回忆起了童年。勤帅的家也是农村的,大凡红白喜事,父亲组建的唢呐班就最吸引眼球。因为环境熏陶,读初中时,勤帅辍学了,回家学习各种乐器。而今,重返乡村,他最强烈的感受是:“这里就是家啊!”

石城子村演出结束收拾完毕已经22点了。孙恒和伙伴们本来要次日离开,但有消息说,天亮后大雾封路。于是,他们连夜赶赴下一个目的地——武强县周窝音乐小镇。

高速上夜奔500公里,10月2日凌晨4点半,孙恒和伙伴们到了周窝。孙恒说:“周窝是冀东南平原上一个别具风格的村子,256户,959口人。在这里,几乎每个村民都能演奏一种乐器。优美的音符,动听的旋律,音乐赋予了周窝独有的魅力。行走街道间,独具特色的音乐装饰、艺术涂鸦、个性张扬的艺术小馆,聆听着萨克斯、小提琴的曼妙音律,感受到一种别样的风情。”

可惜,来得太早了,周窝还睡着。他们只好在寒风中挨了一个小时,才找到一家早餐店进食。等被安排入住,早已人困马乏。

周窝活动结束后,10月3日中午在驱车230公里后抵达冀东南馆陶县粮画小镇。粮画小镇是“中国十大最美乡村”之一,国家4A级旅游景区。粮画小镇的核心村——寿山村,原名南彦村。抗战期间,村长张寿山为保护八路军遇害遂易名。当晚的演出吸引了两千多人观看,为“2019大地民谣音乐会”带来了好兆头。

躲过城市,循着乡村的味道,大地民谣一路向南!

在云上侗寨,歌手喊停了雨

不愿看着你一个人背井离乡去寻找你自己/想想过去我们一起欢笑一起付出的努力/一切都值得/为了生存走到一起/当我们踏上新的征途迈出人生的困境/幸好有你,这一路风景才不觉得孤寂/一直有你,才知道我们之间没有距离/成为了兄弟

——路亮:《一路有你》

很难想象,十年前的空心村——河南省信阳郝堂,如今是全国第一批12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庄”,是全国“美丽乡村”首批创建试点乡村。当年,因为有能力的人都到城市去了,村里只有留守老人,连山上的板栗熟了,都没有人能够采摘得了。那时人们悲观地叹息:“过不了十年,村就没了。”

但2009年村支书胡静带领村民搞“乡建”,村美了,民富了,古村有了无穷的活力。

10月5日晚上,孙恒和伙伴们的“大地民谣音乐会”因雨移至室内举行,助兴演出的《野百合也有春天》《故乡》非常动人。孙恒和大家集体创作的村歌《聚郝堂》唱起来了:“清早起,打开我家菜园门/花喜鹊,空中喳喳叫几声/银杏树,风雨百年看郝堂/粮食关,泥巴路呦茅草房……龙泉老街茶人家/白鹭鱼儿戏荷塘/登山步道山相连/天南地北聚郝堂”。

10月7日,“大地民谣音乐会”唱响湖北监利县王垸村。王垸是洪湖边上的渔村,村民以养殖螃蟹和鱼虾为生。上世纪30年代初,洪湖赤卫队的故事就在这里上演。贺龙大桥旁边的空场地上,就是孙恒的舞台。

经过湖南靖港镇演出,10月12日,孙恒把“大地民谣音乐会”开到了“云上的侗寨”——黔东南从江侗寨。

有300年历史的美德侗寨,300多户,1500口人。村口显眼位置立着一块石碑,镌刻着村规民约。这不是新农村建设的产物,而是侗寨的传统。若有违约,最重的处罚是拿出猪肉、大米、米酒各120斤宴请村民。受罚丢人,所以侗寨民风淳朴。

侗寨沿袭了传统的礼乐教化。村里德高望重的人,尊为“寨老”,每个侗寨都有多位“寨老”,集体决定寨里重大事情。此外“歌师”“乐师”“药师”“祭师”“鬼师”“酿酒师”等一起梳理着乡村伦序,也享有很高的地位。

孙恒和伙伴们拜访了制作大琵琶、芦笙和牛腿琴等乐器的“乐师”。对少见的牛腿琴,这些外乡人更有兴趣。牛腿琴是为侗族民歌和侗戏伴奏的乐器,因琴体形似牛腿而得名。侗寨人崇尚歌舞,在侗寨可以“以歌换食物”。在传统鼓楼里野炊,孙恒用歌声换来了糯米饭、糯米酒、地瓜、泡菜、鸡肉和鱼等丰富的食材。劈柴生火做饭,歌声与美酒相伴,与“寨老”“歌师”们一起对歌聊天,他们没有违和感。真正的演出开始了,庞大的芦笙队助阵,儿童侗歌队献上侗歌,鼓楼下的“大地民谣音乐会”在无处不在的蜡染土布映衬下,恍惚穿越千年,重返天真的童年。

次日,孙恒和伙伴们赶到有八百年历史的黄岗侗寨。这里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男生侗族大歌的发源地,又是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洋溢着浓郁的民族文化风情。

黄岗侗寨人认为可以用歌与天交流,寨子中央的广场叫“喊天广场”,人们还过“喊天节”,把人的心愿向天诉说。可是,演出前,雨下个不停。天黑了,雨还在下,心怀敬畏的孙恒走到古戏台边上“喊天祭台”旁边,祈求:“接下来的三个小时,雨停停吧!我们要在这里唱歌……”

过了不久,雨渐渐停歇,四方的人聚拢来时喊天广场一片欢声笑语,演出非常顺利。这里的人不论是谁随便起个头,大家自然地就是多声部的合唱。孙恒说:“我们掉进了‘歌的海洋’。”

不到乡村不知自己没文化

生活就是一场战斗/你要意志坚定不怕牺牲/异乡的月亮总睁着眼睛/野草般的我们生来就倔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聚在一起是一团火/散开之后是满天的星星/生活是场永不停息的战斗/用尽一生燃烧照亮那征程/如果那山岗上开满了野花/那是我最灿烂的微笑 ——许多:《生活就是一场战斗》

经过四川、重庆、陕西的多场演出和长途跋涉,孙恒和伙伴们于10月底重返北方——山西盂县。太行秘境大汖古村令人震撼。当地朋友郭秋颜讲:原有的村庄只有隐蔽在丛林中的一处石隙可以进出,整个村庄建在一块巨大石头上。村不知如何来,村人不知何处去了。村里留下的传说是,一个放羊的偶然进入石隙发现一大片房宇而无一人,于是呼朋唤友来此定居。不过,如今常住的大汖村人只有7个了,更多的人都搬到了山外。

展现在孙恒和伙伴们面前的场景有点像世外桃源,古朴的建筑无言地叙说着流转千年的光阴。

在寒王村,主人非常热情地给大伙上了一盆“莜面条”,说是要大伙吃个“稀罕”,如果不习惯,还准备着白面条。结果,大家都说比白面好吃。吃下两碗莜面的孙恒突然问:“莜面是用荞麦做的吗?”一句话引起了大伙的嘲讽:“莜麦和荞麦是两种植物啊!”

在里长村,主人带孙恒和伙伴们参观了李少红拍摄《血色清晨》的古民居后,来到了村口古阁前。孙恒无厘头地问:“谁家住在上面?”大伙集体吐槽:“天啊,阁上是住神的啊!”

“以歌会友”,孙恒和伙伴们造访了左权盲人宣传队,聆听最纯的民间小调;在红都民歌村,他们真切地面对面欣赏了名扬全国的“羊倌歌王”石占明的天籁之音。

在左权县,当地朋友安排了三场“唱谈会”,一场更比一场精彩。面对尚未走出大山的太行懵懂少年,孙恒、许多、路亮用自己歌中的人生经历和人生经历中的歌告诉少年们:“感恩大地,亲近自然,爱上艺术,丰富人生!”

很多太行古村都没有多少人了,即使是因吴天明、张艺谋拍摄了《老井》而扬名的老井村。孙恒、许多、路亮抱着吉他来了,坐在碾盘上,坐在石堰上,坐在老农身边,散淡而即兴地歌唱。村人围过来,就给村人唱;村人走过去了,就给他的背影唱;看不到人了,还有山里的树在听、风在听、云在听。他们走在乡村,感觉就是一个字:“亲”!

把车开到左权将军殉国的十字岭上,重返1942年5月的抗敌战场,阅读刻在石碑上的周恩来、刘伯承、邓小平、叶剑英等写下的文字,孙恒和伙伴们激情难抑。再到石门村左权将军墓园,朱德的诗,彭德怀的文章依旧在石头上放着温暖的光芒。于是,当晚在八路军总部旧址门前广场上的演出,他们把新学的抗战民歌《左权将军》唱给老区的父老乡亲。虽然父老乡亲比他们唱得更地道,但年轻的行吟歌者表达的是一份真诚。

孙恒他们自认为是目前国内最接地气的音乐团队。他们的理由是:我们的成员全部来自农村,心系家乡,有浓郁的乡土情怀,是民众文艺的倡导推动者,劳动美学的实践者。

17年来,孙恒和伙伴们在建筑工地、工厂、高校、企业、社区、乡村义演超过700场,观众超过50万,出版唱片十多张。2005年就获得中宣部、文化部授予的“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工作先进民间文艺团体”称号。

2019年的巡演,乐团自己驾车,自带乐器,自筹路费,穿越十多个省,用车轮在中国大地上画了一个万里长的“8”字,通过《想起那一年》《不朽的石头》《过客》《一路有你》《起风的夜》《冬天里的游击队员》《我的吉他会唱歌》《生活就是一场战斗》《劳动者赞歌》等原创歌曲在万人心中播撒了“爱故乡”的种子。他们说:“大地民谣不是为了远方,也不是为了所谓田园,而是扎根大地,联结城乡。”

起风了,天冷了,孙恒和乐团2019年的“大地民谣音乐会”结束了,在冬天的北京蛰伏着,他们在酝酿下次更靓的“乡歌长征”。2020年,大地上见!

作者:刘红庆

责任编辑:沈杰群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