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豫剧”走进大学课堂,是经典亦是传承 | 青椒视频

11-21 21:04 | 豫青年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辕门外三声炮如同雷震,天波府里走出来我保国臣,头戴金冠压双鬓,当年的铁甲我又披上了身……”教室里,同学们沉浸在多媒体投影上播放的经典剧目中,婉转悠扬的戏曲旋律在人耳旁回荡。

拍摄:李亚敏 袁苗苗 杜思敏

剪辑:李亚敏

文案:李亚敏

监制:潘志贤

实践课上,更是一场精彩纷呈的“国粹”盛宴。精致的妆容,晶莹夺目的戏曲头面、华丽的戏服,同学们在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和丰富多彩的课堂体验中了解戏曲行当的划分,近距离地了解豫剧、实际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深深地体会到了中国戏曲的博大精深。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由河南大学音乐学院公共艺术教学部的文琳老师主讲的新课程《豫剧导聆》正式与同学们见面了,“河南豫剧走进大学课堂”引发了在校大学生与校园各大媒体组织的广泛关注。

豫剧是在河南梆子的基础之上不断发展而成的我国五大剧种之一,而豫剧与河南大学的缘分更是源远流长。

据文琳老师介绍,早在上世纪30年代,河南大学著名校友、被誉为“现代豫剧之父”的樊粹庭先生就开始着手于“破除陈规,改良豫剧”的戏曲改革工作,创作了大量内容进步且极具时代精神的优秀剧本。

1986年,河南大学著名戏曲教育家武秀之教授创办“民族歌剧”专业,更是奠定了河南大学戏剧人才培养的坚实基础。

随着信息资源的飞速发展与信息工具的快速更新,受流行文化的冲击,当代大学生对豫剧等传统文化关注较少,不少优秀传统文化被日益边缘化,如今河南大学积极推进豫剧走进大学课堂,进一步夯实戏曲艺术的传承基础,让更多大学生领略到了豫剧的艺术魅力。

在课堂上,文琳老师从实际出发,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选择符合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审美眼光、具有新时代精神的经典剧目做为教学内容,让同学们了解到古老的戏曲艺术并没有墨守成规而是与时代一起在进步和发展。

并且,她鼓励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亲身参与,充分感受豫剧文化的魅力,加深了同学们对于豫剧文化的理解,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由此,豫剧不仅仅是陈列在图书馆、宣传栏中让人望而却步的古老剧种了,她一步步走进了同学们的课堂、生活和心灵,成为诸多年轻人新的情感选择和文化导向。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今天在课堂上倾心聆听的年轻学子,就是明日奔赴祖国各地的新时代开拓者和弄潮儿。

河南大学留给我们的不仅有丰厚的专业知识、更有难忘的传统文化积淀和缭绕于心的乡音乡情,而戏曲也在这个过程当中得以弘扬和延续、发展和新生!

责任编辑:于璧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