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拥有“幸福”的呼吸吗?

2019-11-23 | 健康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曼玉

反复咳嗽、气短只是体质变差了吗?慢阻肺一定有症状吗?我们拥有“幸福”的呼吸吗?11月20日是第十八个“世界慢阻肺日”,当天,“幸福呼吸”中国慢阻肺分级诊疗推广项目2019年总结会在北京会议中心召开,全国25个省(区、市)的29个地市卫生健康部门负责人、全国知名专家、地区牵头医院院长及一级医疗机构代表近600人齐聚北京,为慢阻肺的防控建言献策。


“幸福呼吸”中国慢阻肺分级诊疗推广项目2019年总结会现场。(中日友好医院供图)

截至2019年10月,“幸福呼吸”项目覆盖全国19个地市超过7000万人。2020年,项目拟再增加10个地市进行试点工作,覆盖人口6500万,届时,项目将在全国29个地市开展工作,总覆盖人口将超过1.35亿。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指出,慢阻肺防治重点在基层,“幸福呼吸”项目的开展创立了慢阻肺基层防治的先河,提出了慢阻肺分级诊疗的示范模式。项目以最贴近基层需求的工作方式参与“健康中国2030”行动,为老百姓谋福祉,为国家卫生健康做出贡献,让人人都能享受呼吸的幸福。

早防早治,肺功能检查是发现病症的“金标准”

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我国我国慢阻肺死亡率居各国之首,仅次于脑卒中和心脏病,是居民第三位主要死因。然而老百姓对慢阻肺的知晓率、肺功能的检查率却很低。

由我国学者完成的大规模人群研究——“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成果显示,我国有近1亿名慢阻肺患者,仅约10%的受访者听说过“慢阻肺”这个词;不足10%的受访者做过肺功能检查;不足3%的慢阻肺患者知晓自己患病。

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15个专项行动中,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被列入重大疾病的防控范围。《意见》指出要“引导重点人群早期发现疾病,控制危险因素,预防疾病发生发展。探索高危人群首诊测量肺功能、40岁及以上人群体检检测肺功能。加强慢阻肺患者健康管理,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肺功能检查能力。”

“早防早治非常重要。”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赵建平教授坦言,很多患者早期没有症状,但肺功能下降速度快,需要尽早发现、治疗,肺功能检查是发现病症的“金标准”。

警惕高危因素,很多疾病可共存

慢阻肺高危因素有哪些?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大内科主任文富强认为,慢阻肺跟抽烟、发育、遗传环境有密切关系。“胎儿营养不良或幼年生长环境不佳,农村地区多用柴火烹调产生烟雾,还有抽烟、接触粉尘等都可能增加慢阻肺的发病率。”

“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大,很多疾病共存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慢阻肺和高血压、糖尿病、缺血性疾病等共存,患者死亡风险会增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呼吸研究所所长康健介绍,共存疾病中,心脏病尤其多。目前,慢阻肺与心血管疾病合并或者共存,总体原则按照各自指南进行综合治疗。随着研究深入,未来我们能够更精准地对慢阻肺进行治疗。

重点难点在基层,成效获益也在基层

怎么筛查慢阻肺呢?调查问卷和肺量计是常用的社区筛查方法。


中日友好医院院长孙阳发言。(中日友好医院供图)

项目总牵头单位中日友好医院院长孙阳介绍,“幸福呼吸”项目在全国呼吸专科医联体的基础上,总结出健康教育、医生培训、筛查诊断、规范治疗、随访管理、慢病康复、双向转诊的新型慢阻肺规范化防控模式,充分发挥了医院和学科的引领作用,为全国各级医疗机构的慢病分级诊疗工作提供了借鉴。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基层卫生健康司副司长诸宏明说:“‘幸福呼吸’项目的落地,切实联动了各级医疗机构,覆盖了慢阻肺防控的全链条,患者大部分在基层就诊,因此把基层慢阻肺防控工作做好、做实、做深,对提升全国慢阻肺防控工作至关重要。”

2018年4月,“幸福呼吸”项目在甘肃省白银市正式启动,慢阻肺筛查列入该市2018年政府为民十事之一。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冯双成介绍,项目线上线下培训基层医生3000多人次。目前,白银市乡以上医疗卫生机构全部可以开展肺功能检查,每个基层单位至少有一个医生可以正确操作肺功能仪。

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金凤区粮田镇卫生院主任马吉宁发现,农村地区慢阻肺患者特别多,西北农村地区大都使用煤炭、柴火做饭,群众中吸烟者多,很多人没有得到有效诊断和治疗,医药费负担逐年增加。

“幸福呼吸”项目筛查以来,基层医生将患者管理起来,做好双向转诊,基层卫生院能看能治的就留下,治不了的就转诊,从而为患者节省费用,患者对医生也更加信任。


“幸福呼吸”项目负责人、中日友好医院杨汀教授发言。(中日友好医院供图)

分级诊疗在很多地方落实,得到了预期的效果。“幸福呼吸”项目负责人、中日友好医院杨汀教授呼吁大家继续努力,改变中国慢阻肺防控现状,为1亿慢阻肺患者谋福祉,促进呼吸慢病防治体系建设迈入新阶段,践行健康中国行动,让人人都享有“幸福”的呼吸。(健康中国)

作者:张曼玉

责任编辑:侯歆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