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理解“单日确诊超万”,防控不允许1%的疏漏

2020-02-13 | 快评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2020年2月12日0时-24时,湖北新增新冠肺炎病例14840例,含临床诊断13332例。新增病例大幅增加,为什么?

湖北省卫健委公布的《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情况》为此说明,湖北省将临床诊断病例数纳入确诊病例数进行公布。根据中央指导组专家的解释,先前患者是否确诊主要参考指标是核酸检测结果,但有一大部分疑似病例已符合临床诊断的标准。此前,一些媒体报道,核酸检测结果存在假阴性的现象,多种因素导致检测结果有偏差。将临床诊断病例纳入确诊范围,有利于真正实现“应收尽收”。

现在,湖北省尤其是武汉市的疫情仍然存在不确定性,感染者底数还没有完全摸清,蔓延扩散的规模也没有较为精准的估计预测。打赢疫情阻击战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只有正视当前的困难,清醒地认识疫情的严峻程度,才能拿出有效的方法来应对。

如果一些符合临床诊断标准的病人,依然被纳入“疑似病例”的范围,得不到更有效的治疗,就可能延误他们的病情。同时,如果依然有大量感染者未得到收治和隔离,疫情就会进一步扩散,我们对疫情的判断也会“失真”,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必须切实做到“应收尽收,不漏一人”。快速并准确地确诊患者,是基本前提,而采用科学的、实事求是的诊断标准,则是前提的前提。

当前,武汉依然处于新冠肺炎暴发流行期,新发病例仍处于高位,谁都不能盲目乐观,尤其是在统计数字上,必须有一分事实说一分话。2月10日,在湖北省召开的发布会上,宣布人数排查的百分比达到了99%。然而,在感染者底数至今没有完全摸清,还有许多疑似病人有待确诊的情况下,相关排查应该更加详实准确。疫情防控哪怕是1%的疏漏,也可能让工作陷于被动。

由于诊断依据的变化,再加上防控力度的加强,近几天确诊病例数量还可能继续增长。对此,公众不必过度恐慌。应该看到,数字的变化主要体现在对确诊、疑似患者的新增分类上,数据总量并未快速增长。如果收治工作落实到位,相关数据也会迅速降下来。

2月12日,中央指导组副组长、中央政法委秘书长陈一新在武汉市督导疫情防控工作并召开碰头会。他在会上要求,要实行“三量管控”:即控增量、减存量、防变量。要推动“常规救治”向“综合救治”转变、推动“应急防控”向“依法防控”转变。中央指导组判断疫情形势、布置防控工作的新提法,让人看到防控观念日趋科学与理性。一些地方和部门先前在防控工作中出现的不恰当做法,也将在“依法防控”理念指导下得到纠正。

确诊病例判断指标的变化,带来了确诊病例数量的大幅增长,这凸显了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但也体现了有关部门实事求是的负责任态度,表明“应收尽收”在加快推进。相较于不完整不科学的“小数额”,这个实事求是的“大数额”反倒让人踏实。暂时的涨,正是为了未来的跌。只有正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只有摸清实情才能精准施策,只有科学判断才能正确行动。相信只要我们坚定必胜信心,强化底线思维,切实做好工作,我们期待的“拐点”一定会到来。

作者:王钟的

责任编辑:任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