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之时 阅读不止

2020-02-16 | 悦读来源: 封面新闻

正在进行中的新冠病毒肺炎阻击战,让更多人对科学家、研究者、医生等自然科学专业人员产生了敬佩。他们是如何走上科研道路的?他们是如何与各种困难做斗争的?在他们理性、冷静的做事风格之外,有着怎样感性的内心世界?宅居的日子里,读读他们的故事,让我们对科学及其从业者多一份敬意,学习冷静和勤勉,从中获得力量。

《实验室女孩》
作者:[美]霍普·洁伦
译者:蒋青
出版社: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令我记忆最深的不是菜园的气味,也不是它的样貌,而是它的声音。你也许以为我在说胡话,但在美国中西部,你真的可以听见植物的生长。甜玉米长得最快时,一天能蹿高2.5厘米;为了配合长个儿的速度,它的外皮会稍稍移位;因此,如果你在一个静谧的八月天站到一片玉米地的中央,就能不断地听见此起彼伏的“沙沙”轻语。当我们在菜园里锹土时,我能听见蜜蜂懒洋洋的嗡嗡声,它们像醉汉一样摇摇晃晃地在花间穿梭;主红雀叽叽喳喳的,这些小气鬼是在嫌弃我们的喂鸟器;还有我们把花锹插入土壤时发出的刮擦声;以及,附近工厂每天中午响起的威严汽笛声……”
这些文字不是出自哪一位散文家,而是来自美国女科学家霍普·洁伦。主要从事地球生物学研究的霍普·洁伦,曾先后斩获两枚地球科学领域的青年研究者奖章,到目前为止,仅有四名科学家获此殊荣,她是其中唯一的女性。当科学家兼备作家的文笔和人文学科的思辨,那真的是太棒的一件事。2020年伊始,霍普·洁伦的自传体作品《实验室女孩》,由后浪出版引进出版。中文译者蒋青是古生物学与地层学博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科普作者、译者,曾参与编撰《十万个为什么》(第六版)古生物分册。已出版合译著作《第6次大灭绝——人类能挺过去吗》,荣获2016年中国科学院优秀科普图书奖。
很难准确定义《实验室女孩》的体裁。因为它像是一本科研手记簿,友谊纪念册,也像人生回忆录,甚至还像是一篇波澜起伏的小说。
由于从事地球生物学研究,所以霍普·洁伦在书中有大量对植物奇怪且隐秘的生命的描写,很像一部植物赞美诗。霍普·洁伦用文学之笔记录下学术路上的焦虑、挫败、得失。从中我们看到,一位真正的科学家是如何为人类知识添砖加瓦;也告诉我们,一个女人,如何披荆斩棘,成为学者,朋友,爱人,母亲,和优秀的写作者。还有,它对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给出了肯定的答案—男女之间的确存在纯粹、真挚的友谊。
19世纪80年代,霍普·洁伦的曾祖父母随彼时兴起的移民潮,从挪威奔赴美国明尼苏达州的一个小镇。在这个冬天漫长而又寒冷的地方,加入似乎永远不会停止运转的屠宰流水线,默默劳作。到了霍普父母一代,他们不再直接受雇于屠宰工厂。虽然和很多北欧家庭一样,霍普早已习惯与家人沉默相伴的日常,但倔强而不与命运妥协的母亲,还有宽厚而心智开放的父亲,都给予了她另择人生可能的想象与勇气。
霍普·洁伦的父亲是本地社区学院的物理与地学讲师,在那里执教40余年,是本地唯一可以称作“科学家”的人。他晚上带着女儿在实验室里备课,使霍普小小年纪就熟悉了各种实验设备和材料——像玩玩具那样开心,而且了解到实验室的各项规则、程序以及注重细节的重要性。对科学的天然喜欢,像一颗种子,在作者的心里被种下,等待合适的时机,破土而出。
进入大学后,霍普·洁伦刚开始选择的是文学专业,但很快就换回了科学领域,她内心的种子,要发芽、要长大。作者经历过长时间的窘迫,没有经费、实验失败,而且没有好的设备和工具……但她并没有放弃,她发现“在酷寒的季节,保证体内的水分不结冰就不会死,这是树的生存诀窍。”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咬牙坚持,像寒冬的树木一样,最终会找到诀窍,并到达成功的彼岸。这一切,还是源于自己的兴趣,作者对生物科学的热爱,引领她一步步往前走,陪她度过研究路上漫长且艰难的时光,最后事业和生活,都开出了幸福的花儿,也硕果累累。
霍普的母亲有英美文学学位,打小就培养霍普广泛阅读英美文学,尤其是狄更斯、莎士比亚等经典著作。从某种意义上说,霍普十分幸运,她从父亲那里熟悉了烧瓶、显微镜等实验仪器,又从母亲那里继承了阅读与写作的灵气,文理在她身上发生了罕见的融通。这也是为什么她对植物学科学内容有许多充满诗意的描述,以至于《纽约时报》书评引用了纳博科夫名言来盛赞《实验室女孩》,“作家应该有诗人的精准和科学家的想象力”,霍普·洁伦则二者兼备。

《国士无双伍连德》
作者:王哲
出版社:福建教育出版社

由于这场新型冠状病毒暴发的疫情防治,让很多人想起百年前的鼠疫斗士——中国卫生防疫事业的奠基人伍连德。
1910年秋,由流民捕猎旱獭引发的鼠疫出现在俄国境内,后经满洲里蔓延至中国东北。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以及正当的防护措施,死亡快速在东北地区蔓延着,哈尔滨、长春等地纷纷出现死亡现象。死亡固然可怕,但是更可怕的是当时的政治局势。此时的东北正是日俄的角力场,两个居心叵测的国家都想争夺东北的主权,因此,谁能把控防疫工作,谁就占得先机。外忧内患的清政府如果此时不站出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东北地区就更加岌岌可危。万般情急之下,有个人的名字被想了起来,那就是时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的马来西亚华侨——伍连德。这位青年医学才俊,也是甲午海战英雄的后人,被朝廷派遣到达哈尔滨后,在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尸体解剖等一系列科学手段,判断此地流行的是新型鼠疫——肺鼠疫。这种鼠疫可以通过飞沫传染。面对这种难以控制的传播方式,伍连德认为当务之急就是实行严格的隔离检疫。1910年,清政府批准在山海关建立检疫所,这是中国建立的一个检疫所,这是他在东北做的第二件事,通过这件事他成为了这场战役的实际指挥者。他还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如呼吁民众佩戴口罩,对患病者厉行隔离,调动陆军实行封城,及至焚烧疫毙者的尸体。虽然清王朝已是暗夜中一盏残灯,但摄政王载沣难得的一次开明,下旨焚尸,使东北鼠疫得到有效遏制。
伍连德祖籍广东台山,出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父亲在马来西亚开一家金店。1896年,他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学医,在英国待了7年后,伍连德带着剑桥大学五个学位证书回来了,分别是:文学学士、医学学士、外科学士、文学硕士以及医学博士。梁启超曾赞扬伍连德:“科学输入垂五十年,国中能以学者资格与世界相见者,伍星联博士一人而已。”
《国士无双伍连德》的作者王哲早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后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从事医学研究。他在该书后记中这样写道:“在我的生命中,除了伍连德与父亲同为军医这一点外,还和伍连德先生的生命轨迹多次交叉。伍连德先生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创办人,我则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我祖籍吉林,先祖应该属于伍连德先生所拯救的千百万人之一。也许,为伍连德先生写传记是我命中注定的。”

《花冠病毒》
作者:毕淑敏
出版社:湖南文艺出版社

翻看这部2012年出版的小说,让人感到有点“穿越”。作者毕淑敏在其中描写一个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突发瘟疫、城市封锁、民众出逃、抢购成风……当然,更多的是英勇抗击。此书封底赫然写着:20NN年,人类和病毒必有一战……我们能活着,本身就是一个奇迹。”对照当下的疫情,网友纷纷评论这本小说像一则“预言”。
2003年,非典暴发。作家毕淑敏因为当过医生当过兵,被中国作协选中参加特别采访组,开赴非典第一线。她走访抗击非典的一线医生护士,包括外交部、国家气象局以及从非典中恢复过来的病人,结合自己的经历,酝酿沉淀了8年,于2012年写出《花冠病毒》。毕淑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这两天有朋友不断问我为何在8年前就有此预见?事实上,我希望它永远只是预见,而非重现。如产生灾难的土壤依然存在,人类和病毒必有一战,且很可能一战再战。我坚信这次瘟疫一定会过去,我们一定能胜利。不过,要痛定思痛,要亡羊补牢。我们付出的代价实在太惨重了。”
毕淑敏说,病毒远远比人类更为古老。如果一定非要说谁是地球主人,病毒一定比我们更有资格。病毒肆虐,它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异?为何从原来的状态奔逸而出,疯狂地侵袭损害人类?我们如何与大自然的各种生物和平共处在这颗蔚蓝色的星球上?这些都值得我们深深思考。不然的话,灾难骤起时,我们不知道它从何而来。灾难离开时,我们也不清楚它因何而去。我们更不知道的是——下一次它会不会再来?人类生活在极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中。
书中深刻描述了当病毒来临时,人们出现的各种情绪:或悲观、或恐惧、或挑战。对于那些没有勇气和责任,对病毒和困难抱有悲观、恐惧心情的弱者,终将因自身意志、抵抗力的下降被病毒和困难打倒。对于社会、人类抱有责任感的强者,当困难来临时,会冷静思考、积极应对,用现有知识去探索灾难的成因、去积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帮助自己和他人走出困境。《花冠病毒》被定位为中国首部心理能量小说。这位有着心理医师资格证的作家在自序中写道:“在身体和心灵遭遇突变,就像本书中出现的那种极端困厄情况,最终能依靠的必是你的心理能量。”大疫当前,在没有特效药的当前,一定要保持坚定信心和良好情绪,多进行正面积极的思维,让自己的心理能量温暖饱满,它和药物治疗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要有永不放弃的信念。

作者:张杰

责任编辑:沈杰群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