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名大会》:擦亮你的“来路”记忆

2020-02-16 | 文化+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的地名往往几经变迁,而中国人对追寻自己“从哪儿来”也总抱有浓厚的兴趣。于2月15日晚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正式收官的《中国地名大会》,为广大观众带来了一场关于你“来路”的全民科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继涉猎成语、诗词、文博等细分文化领域之后,全新挖掘地名文化。地名是一个高度交叉的综合学科,节目所呈现的内容可谓包罗万象、横贯古今。《中国地名大会》以文化为内核,以竞赛为形式,从地理、历史、语言、文学、民俗等各个角度全方位展现中华大地的万千风貌,引导人们发现地名背后深厚的人文底蕴和人生百态。

整季节目围绕“地名文化”,从不同角度呈现天南海北的自然风光、文化旅游、特色美食以及非遗、民俗、名人等,展示当代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还用新技术、新手段巡礼美丽中国。例如,“五岳群英传”动漫化短视频,拟人化的五岳诉说着自己的历史和使命,让不少年轻观众又惊又喜。

地名作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坐标,承载着大量的历史记忆和民俗风情。然而,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一些地名不可避免地发生变更。有的地方甚至在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急功近利的心态下,乱改地名。为此,不少学者曾经大声疾呼,中国的地名都是很有讲究的,包含了美感和意蕴,人为将其抹去,会造成文化的断裂、历史的断层。可以说,《中国地名大会》以电视节目的形态,挖掘整理地名的文化属性信息,是抢救式保护优秀传统地名文化的一次媒体自觉行动。

在任何节目中,“人”都是最为核心的要素。《中国地名大会》的舞台上,涌现了众多“地名学霸”,尤其是最后一期九大高手的巅峰对决,酣畅淋漓。洛阳李科、北京曹玉骞、武汉孙玺济、四平王海岩、佳木斯夏远东……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在知识中交手过招,因为才情和风度受到了大家的关注,甚至打造了“知识偶像”一样的存在。

新疆驻村扶贫干部 赛迪艾合麦提·亚尔麦麦提

与此同时,节目还邀请了一批特殊的出题人,如82岁的女飞行员苗晓红、92岁的中国焊接技术奠基人之一潘际銮、第一代“刘三姐”黄婉秋、第一代珠峰登顶测绘人张志林、扶贫“辣椒书记”赛迪艾合麦提·亚尔麦麦提、“云中哨所”守望者杜江南等。他们心系家国,扎根建设,人生经历和地名文化交相辉映,让观众由衷感受到了地名和个体、和时代的深切关联。

就像节目嘉宾康震说的,“这档节目既是回顾历史的一个大会,也是展望未来城市走向新的发展的大会”,它不仅让我们“知来路”,更让我们“明去处”。

作者:蒋肖斌

责任编辑:张胶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