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青年英雄谱|谁不怕感染,但他们还是要干!

02-20 12:01 | 共青视点来源: 共青团新闻联播

26岁的退伍军人余涛是一名志愿车主,从大年三十到今天,他一直在坚持以自己的方式,支援疫情一线。

023号志愿车主

1月24日,余涛在朋友圈里看到了一则分享,了解到自己的好友正在“湖北抗疫志愿者群”的志愿车队里义务接送在汉医务人员、运送捐赠物资。

此前,他也看到过武汉部分医院物资紧缺的信息。百感交集之中,余涛与朋友取得联系,几个小时之后便加入了队伍。

“第一感觉是聊天群里信息很乱,武汉各个区的任务太杂,消息推送频率太快。”

军人出身的余涛觉得如此行动的效率不高,当即拨通身在汉阳的老战友朱鹏的电话,商量联络好友,组建汉阳志愿车队。

两人一拍即合,当天晚上便搭建起了一只10余人的队伍,并在成员群聊中实行“姓名+车牌号”的实名制。

余涛有一张“湖北公益抗疫志愿者车队”成员证明,以此在可能经过的封禁路段通行。在这张彩印的纸上,除了志愿者姓名与公章,最醒目的标识就是编号。

余涛是023号,这意味着他是成千上万个志愿车主里最早“转正”的那一批成员。

付出越多就越投入

汉阳志愿车队组建两天之后,他们就完成了第一个任务:4个小时内,将3000套发自仙桃而无法进入武汉三环内的防护服从武汉自贸城顺利运往汉口4家医院。

也就是第一次集体行动之后的第四个小时,大年初三的晚上8点,余涛的电话响起第二个任务的铃声,他本以为会像上次一样“简单”,只是帮忙装卸物资,然后将它们送到指定援助医疗点。

“当时捐赠的物资太多,目的地又不尽相同,前来帮忙的60多辆私家车也来自武汉各个区,场面非常混乱”,余涛回忆道。

5辆医用救护车,1辆军用卡车和60多辆私家车一度停满武汉自贸城附近的4个车道,其中13辆来自余涛组建的汉阳志愿车队。轰隆的汽车引擎声像是武汉熟睡的鼾鸣,此后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则与封城后的寂静夜晚形成鲜明对比。

作为第一批到达现场的志愿者,余涛为了提高效率,尽快将物资送达,与汉阳志愿车队的另外两名成员迅速划分任务,一声吆喝,招呼司机们和自己一起卸货,同时由朱鹏按照物资去向进行整理归堆,最后由车队核心成员之一的赵锦荣负责清点物资,分配输送任务。

从夜里11点到凌晨4点,5个小时里,余涛同另外60余位“鄂A”司机在与物资捐赠者完成对接后,志愿将12300套隔离服、19200个口罩和15000件防护服送到了武汉11家物资紧缺的医院。汉阳志愿车队最早一批到来,最晚一批离开,所有人都忙得汗流浃背。

这是余涛印象唯二深刻的志愿行动之一,另一次就在紧接着这次任务的晚上, 他和朋友们从大年初四的晚上忙到第二天凌晨6点,运送了70箱口罩,230箱防护服,2000箱饼干和泡面。

难忘的原因大抵相同,“好几个小时都待在一起,付出得越多就越投入”。

等待着再度出发

此后不久,发小陶泽给余涛发来短信,母亲担心疫情严重,不愿让他出门,只得退出车队。

因为家人的担忧而退出的志愿者并不在少数,余涛“都能理解,只是觉得惋惜”。

也有人和余涛一样坚持了下来。如今44人的队伍里,除了他本人之外,还有8个成员几乎每次任务都会报名参加。

1月28日,80箱羽绒服;2月2日,40箱防护服;2月4日,90箱防护服……

汉阳志愿车队的成员们并不都是一开始就相互认识,但在经历了这些个争分夺秒的夜晚之后,他们大多成了好朋友,甚至即使穿着统一的防护服,也能从细微的体态和步幅差距中辨认出对方。

因为经常出现在人流密集的地方,有时还要将物资搬运到医院诊室内,志愿车司机承担着极大的感染风险。不久前,一名团队成员发起低烧,让身为车队组建者的余涛既担心又自责,好在他只是发烧,几天之后身体便康复如初。这件事情在余涛心里敲起了警钟。

由于各地频频出现志愿者不幸感染的情况,武汉市政府自2月5日起逐步叫停民间志愿车队的义务运输行动,以官方输送车队取而代之。

2月5日晚上,余涛在汉阳志愿车队完成最后一次物资输送任务后,召集大家拍了一段短视频留作纪念。

赵锦荣已有11天没见到儿子,决定加入车队后她就把儿子送到了亲戚家,她预计“明天就能把他接回来”;陈少很想去上班,一直待在家里“床都要被睡塌了”;鑫玉希望武汉能快些好起来,她已经开始馋夜市的烧烤了……

为医用物资来回奔走的每一天,他们都试着保持乐观。余涛还在等待,只要条件允许,他将和汉阳志愿车队再度出发。

(应受访者要求,陶泽为化名)

作者:雷宇

责任编辑:金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