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给正在沉睡的武汉:静默中,我听到你逐渐复苏的声响

2020-02-25 | 榜样故事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没有一个冬天不能逾越,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欢迎收听:

虽然江城武汉已经“沉睡”了数日,但封桥、封路、不封心,这不是一座“死城”:闭上眼,似乎能听到匆匆步履、生命张力在耳边回响。看,医生护士领跳《火红的萨日朗》,24小时封闭的居民楼里唱起《我爱你中国》……

几天前,一个好消息是,武汉新增治愈病例首超新增确诊病例。现在,确诊人数几乎每天都在下降。

本期《战疫暖音》,演员朱亚文把中国青年报一位摄影记者记录的“武汉日常”读给你听。透过“安静”的城和城里“陌生” 的人,聆听城市春日的复苏之声。期待草长莺飞,万物生长!

年前来武汉时,这座城市在病毒的阴影下尽可能地以常态运转:

1月22日,街头依然有年轻人边赶路边吃早餐,退休的老人下午去游个泳,之后走进熟悉的快餐店边吃饭边和店员谈笑。旅行者携家带口地在机场和车站等候出发,不改变原本的春节假期计划。

此时,新型冠状病毒人传人的消息刚传出两天,各家医院里和社交网络上早已阴云密布,而武汉的出租车司机还在趴活儿,尚有余力为骤然减少的日收入忧心。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吉庆街旁,人们为街边的雕像戴上了口罩。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鲁冲 摄

事态一夜升级。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在1月23日凌晨宣布,当日10时起,武汉公交、地铁、轮渡、长途客运暂停运营;机场、火车站离汉通道暂时关闭。

再次进入武汉,已是“封城”后的第6天。

还在春运期间的车站,空空如也。两个武汉姑娘拎着行李箱,在站台上合影。她们在东北旅游的途中接到疫情暴发的通知,当地酒店已无法入住,只能辗转从长春、郑州乘高铁回到武汉。

2月16日,湖北省武汉市,民生社区花楼街,趁着晴天,不少小区的居民都走出家门,或是采购物资,或是晒晒太阳。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隽辉 摄

她们回到的家乡像是进入了冬眠。无关太阳的位置,闭上眼,城市中心的正午听上去也像深夜,除了前景里稀疏的鸟叫,空气中只剩一种持续的低频嗡鸣,像是900万人仍在前行的生活步调形成的共振。

对抗恐惧和孤独成了大多数人新的生活重心。

有人大年初一开始就不再出门,赶在机动车限制通行前把相熟的朋友一家三口接回家一起住,两家人共享先前囤好的生活物资,大人凑一桌扑克牌,两个年龄相仿的孩子也能互相陪伴,不再吵着要出去玩。

百步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候诊的发热患者,能听到周围居民楼里飘出的卡拉OK伴奏和歌声。

在武汉客厅方舱医院,患者跟随医护人员跳舞。

“封城”4天后的夜里,许多居民同时向窗外唱起了歌,歌声通过小视频传遍世界。唱的曲目似乎不那么重要,人们只是需要排解情绪。

这里的路灯还亮着。除了江边的亮化景观带,还加上了各处整栋大厦楼体上亮起的红底黄字“武汉加油”。

穿着睡衣的居民牵着宠物狗,沉默地沿着明亮而空旷的人行道散步。

外卖小哥们不再需要在车流里见缝插针,他们的电动车经常可以同时“包场”好几个车道。

也有人正被越来越多的声音包围:防护装备齐全时,耳朵里最清晰的是裤腿衣袖摩擦的声响。

层层防护下,触觉和嗅觉失灵,听和说也变得困难。但医护人员还得不分昼夜地去听、去说:

听轻症患者在临时改建的病房里给家人打视频电话,声音很轻;

听病区里传来的咳嗽,回应患者和家属的呼喊和求助;

脱下防护服,下了夜班直奔仓库协调领取紧缺的医疗物资时,他们的第一反应仍是提醒工作人员把戴反的口罩正过来。

城市里多了许多陌生面孔。不断攀升的确诊人数在催促,上万名建筑工人在不足半个月的时间里建成两所医院。

连夜从各地集结的志愿者互不相识,却也合作着在体育馆和会展中心等地布置出3000多个收治病人的床位。

从全国各地前来驰援的医生、护士戴着口罩看不清面容,在病房里通过防护服上写的名字和绰号互相认识。

一位志愿者司机转移轻症患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峥苨/摄

2月16日,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花楼街,雪后初晴,一名行人张开双臂享受阳光。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鲁冲 摄

武汉的阳光依然温暖。所有人都在等待,等它重新苏醒的那一天。

出品人:张 坤 史力学

总监制:董 时 赵 倩

总制片:闵 捷 付豪杰 王俊秀

策划人:丁汪敏 郭俊堃 李 想

编 导:李峥苨

文 案:李 想

统 筹:李雪静 卢 婧

宣 发:张浩祯 张思源 张 胶

嘉 宾:朱亚文

供 图:《战“疫”暖音》节目组

音视频:《战“疫”暖音》节目组

特别鸣谢:壹心娱乐

故事及图片来源:中国青年报、守候微光微信公众号

微信编辑:杨庭钰

责任编辑:张胶

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