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年检察官志愿者在线答“疫”解惑

03-10 20:46 | 时政+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3月1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魏其濛)疫情期间被公司辞退,可以仲裁吗?因为疫情没能使用的短期租房,能否解除合同、拿回定金?面对特殊时期的特殊问题,2月初起,上海检察机关的青年检察官们自发成立“魔都检青观”志愿者服务团队,免费为网友提供与疫情相关的法律咨询,第一周就解答了上百个问题。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团委书记陈洁婷是“魔都检青观”的发起者。过去一直在互联网上做法律自媒体的她,发现春节期间网友私信的许多问题都与疫情有关:租客因为发生疫情导致无法及时退租、与房东发生法律纠纷;白领因为封城无法返工,担心工作问题;普通市民买到假口罩,不知如何维权;微商批发口罩,结果被商家诈骗……“作为一名法律从业者,我很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抗击疫情做点什么。”

跟几个检察青年交流后,大家一拍即合,陈洁婷拉起了一支法律咨询团队,又在检察机关内部招募志愿者,很快达到了120人的规模,远远超出了十几人团队的预期。志愿者们分为7个小组,轮流值班,平均每天收到10到20条法律咨询,并将解答在知乎、微信公众号和正义网等平台推送。


在答疑过程中,志愿者们显示出了很高的热情和责任心。陈洁婷告诉记者,网友的问题各种各样,由于检察官术业有专攻,志愿者们在短期磨合后自发形成了小组讨论、把关审核等角色分工,对每位网友的提问,至少要经过3到4次的组内讨论,微信群时常到半夜23、24时仍很热闹。

今年刚过了41岁生日的王卓来自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一分院的第四检察部,她笑称自己是“超龄”加入的。王卓说,志愿服务马虎不得,大家结束隔离正式上班后,严守时间界限,充分利用中午、晚上的休息时间答题。

同样是租房问题,因为具体情况不同,答案也不同。王卓举例,有位大学生在春节前和房东签订了3个月的租房合同,已经交了定金,打算春节之后到上海来实习,但因为疫情实习“泡汤”了。“因为房屋没有实际交付,而且受这次疫情影响,这3个月恐怕也履行不了,像这种情况,我认为是可以和房东协商,解除合同的、要回定金的。”

王卓遇到的另一个案例中,长期在上海工作的租客春节回老家后,被困在了湖北,想免交这段时间的租金,“我们认为这种情况是不行的,因为房屋已经实际交付,租客也占有使用了,只能双方协商尽量减免。”

王卓希望借答疑提供这样的价值导向:社会各界同心协力,一起度过难关。王卓说,作为施法一线的处理者,检察官的立场更客观、公正,所以会建议提问者尽量与对方协商。“企业、劳动者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各方面都受到疫情影响,如果走到诉讼阶段,可以说是两败俱伤。如果能互相理解,各自退让一步,就能找到更合适的解决方案。”

2月初,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的检察官徐翀在居家隔离时看到了同事群里的“抗疫青年志愿者征集令”,就毫不犹豫地报名了。徐翀说,网友提出的绝大部分是民事、劳动法律问题,不在他擅长的刑事检察范畴之内,所以每次答题既是助人,也是助己。“我们每接到一个问题,需要在广泛查阅法律规定、法院判例、专家观点、律师法律意见等资料的基础上作出判断,拟写答案后交由小组反复讨论、审核后发出,这对每个人过往的知识体系是一种及时更新,也很有获得感。”

例如,对知乎上“疫情期间被公司辞退是否能仲裁”的问题,徐翀从延长假期的性质、远程办公合理性、回京后隔离期间的工资等问题一一给出依据,最后建议题主依法与公司协商解决争议,如协商不成再依法申请仲裁。

随着上海疫情逐渐好转、企业陆续复工,“魔都检青观”收到的问题也变少了。“令我感动的是,从咨询团队建立至今,没有一名志愿者问过志愿服务什么时候结束,更没有人问我参加这样的志愿服务能得到什么样的回报,相反,很多人在激烈的讨论和问题整理之后,表示在专业上收获颇丰。”陈洁婷感慨。

作者:魏其濛

责任编辑:田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