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警连续工作39天去世:强制休息应成常态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03-13 19:32
作者:任冠青

今天,淮安市一名辅警突发脑溢血去世的消息,让人感到无限惋惜。据《新京报》报道,3月13日,江苏省淮安市交警支队通报,3月6日,淮安市交警支队二大队一中队辅警李卫荣在疫情防控期间突发不适,最终因脑溢血抢救无效去世。防疫工作开始后,李卫荣已连续执勤39天,2019年曾因急性心肌梗塞做了支架手术。

作为疫情防控一线工作者,李卫荣坚守岗位、迎难而上的奉献精神,让许多人为之动容。据他的同事张顺清介绍,李卫荣“早上七点到晚上七点,中间随便吃口东西,几乎12个小时都在站在路口卡口。”对此,我们越是扼腕唏嘘,越是需要思考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悲剧,尤其是此前在多地出现的强制休息令,是否有进一步夯实推进,最终实现常态化、制度化的必要。

前段时间,浙江义乌、兰溪,黑龙江哈尔滨等多地向一线疫情防控人员下达“强制休息令”,要求他们立即停止工作、强制休息。这其中,有人怀孕4个多月、在防控期间平均在岗工作16个小时以上;有人身患直肠癌,仍连续值守交通要道卡点19天……一张张饱含人文关怀的“强制休息令”,保障了他们的休息权,防止这些坚忍不拔、有时候甚至是“硬扛”的可敬工作者们产生“过劳”问题,这也是对他们身体健康的基本关照。

不过目前,此类让人点赞的“强制休息令”虽有不少,却仍是临时举措。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但是,法律也规定了发生自然灾害、事故或者因其他原因的例外情形,所以,疫情期间延长工作时间也在法律允许范围之内。推行“强制休息令”,既要遵循立法精神,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处理。

李卫荣的例子提醒我们:如果没有一定的强制机制,他们很可能会长期不知疲倦地工作下去,而这样的“连轴转”将给身体带来不可逆转的危害。因此,设立有关加班时长的熔断式机制,让所有人在触达上限时都能被“强制休息”,也是极有必要的。

特殊时期,一线工作人员不仅要完成日常任务,还承担了不少疫情防控的临时性任务。因此,为了落实严防严控的要求,有时需要合理范畴内的加班。但是,没有人是永动机,即使是再有意志力的人,也会有体力不支、精神不振的时候。一线工作本就事项繁杂、千头万绪,防疫工作风险性高、强度大,尤其耗神费力。

此时,若不尊重身体的客观规律,允许这些实干者一味工作下去,动辄连续工作二十几天,就很难避免他们身体发出警报。因此,对于自愿“连轴”工作的现象,“强制休息令”是一项极为关键的必要措施。也就是说,强制休息不是可有可无、锦上添花的事情,而应该在相关法律法规中明确列出。一旦超出最高的“红线”,相关单位和部门就有责任和义务下发“强制休息令”。

设立一线人员的加班时长上限并严格执行,不仅能够保障他们的基本休息权,避免他们的身体状况“亮红灯”,还能让他们匀出精力,履行必要的家庭职责。从防疫大局来看,保障休息也能让他们重新整装待发,以更为充沛的精力投入工作之中。

此外,善待一线工作者的宝贵付出,还需要进一步解决形式主义的问题,提效增能。这样做,可以把他们从无谓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把精力用在刀刃上,避免无限制地将时间消耗在重复性表格、会议之中。如此,也是对他们奉献的最大尊重。

其实,无论是此前,还是在疫情防控时期,国家对于保障各行业一线工作者的休息权都给予了充分关注。比如,近期,中央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印发通知,出台了10项措施保障一线医护工作人员,包括合理安排一线医务人员轮休、补休、调休。2019年,在公安部出台的《为公安派出所减负10项措施》中,提出要落实加班强制休息等关爱民警措施,健全完善派出所民警定期体检、值班轮休、加班强制休息等制度。让“强制休息”成为必选题,也是对这一初衷的坚守。

总之,面对一线人员自愿“超长待机”的情况,“强制休息令”应该成为常态,而不是一个个让人点赞的例外。制度化保障他们的基本休息权,也是对他们善意的最大保护。

责任编辑:王钟的

流程编辑:任冠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