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下载图片

“我好像失去了思考的权力。”

来源:媒说话 03-23 17:39
作者:袁心悦

1.

前段时间逛豆瓣小组,看到有帖子在讨论关于“多读书”的问题。

有一个说法的大意是,我们越来越喜欢读完书之后在网上搜别人的高赞书评来思考分析,可能是以前读书时留下的坏习惯,做阅读题第一步就是翻答案。我们好像渐渐习惯于放弃自我思考的过程,更乐于选择趋同于别人的观点,做几千赞当中的一个赞。

这个观点对我冲击很大,仿佛直接挑开遮羞布,让我直视自己思考方面的惰性。是的,因为看到帖子的上一秒我还在搜《檀香刑》的评分和高赞书评。

就像之前一个教授提到“青山保林,三红一创”说法,课后我找到《林海雪原》来看。东北山林里的神话传说,杨子荣与土匪间的黑话,都显得那样神奇。辞藻不算华丽,但是就会有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我看下去。

边读我边在微信上激动地跟朋友说,“有些红色经典真的被低估了!这本书也太好看了!我要打五星!”。看到一半时按照惯例,我去读书网站上搜了它的评分,评价给我泼了冷水。“情节不咋样”“有点脱离现实”“表达不连贯”“太假了”。

自我怀疑了很久,但是后来我写下的书评,也还是跟随了所谓“大流评论”,自然也没有记录下我最初阅读的感受。

跟看新电影之后一定会去搜评分一样,即使观看的当下有过喜欢,也能在看完评分后将它压下去,拍张电影票照片在朋友圈,轻描淡写一句“电影就那样吧”。

那天晚上我在读书笔记里写下,“思考的权力一定要在自己手中。”


2.

与其说是放弃思考,不如说是失去了对阅读内容的表达能力和独立分析能力。

前者是因为读的少,后者是因为不会读。

偶尔煞有介事要来写篇有水平的书评影评,下一秒就会被自己贫瘠的表达所震撼,“好看”“太棒了吧”“好有趣”“哇导演/作者好厉害”。算了,打开评分网看热门点评,边看边想“对这就是我想表达的”“别人怎么都这么会写”。

久而久之,在失去表达能力的同时,也会失去独立分析能力;分析的对象从书的本身,也转为了别人输出的逻辑体系。无法表达的最大原因,可能是构建的思维体系还不够清晰,所有的知识没有相互连接,只是作一片散乱。

不搜索评价,好像就无法独立判断一本书对自己的价值,潜意识里是“那么多点赞,那肯定说的是有道理的”。如果判断标尺不是通过自己的逻辑判断和思考后得出的,后面的方向就很容易走偏。

没有转化为逻辑思维能力,只吸收到资讯。也许这就是图书管理员能从书中总结治国之道,而我们却连做个人行为逻辑的总结都够呛的原因。

一个不恰当的例子,比如前段时间好像在哪都能看到节选《乌合之众》的文本。有人喜欢的原因是欣赏作者对群体特殊心理和思维的考察方式,或是赞同其逻辑结构。也有人是因为在公众号看到了只言片语,收获了读完片段后,觉得自己对当下认知异常清醒而带来的满足感,和极具陌生化的字句带来的冲击感。如果忽略了这本书本身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它所处的时代背景,只是将文本隔离于全书的整体,那我们会很难收获更多。

3.

当然,我们是同时记得作者所说的话,也理解他话中的含义。但往往忘记,吸收资讯是要被启发的前一个动作。无论如何,重点在不要止于吸收资讯而已。但我们绝大多数人,包括我自己,都停在了这一步。

引用一句话:

“这样我们就可以粗略地为所谓的阅读艺术下个定义:这是一个凭借着头脑运作,除了玩味读物中的一些字句之外,不假借任何外助,以一己之力来提升自我的过程。”

阅读一本书,应该像是你与作者之间的对话。不过有关这个主题,他知道的应该比你还多,否则你根本用不着去跟这本书打交道了。

但是了解是一种双向沟通的过程,学生必须向自己提问题,也要向老师提问题。一旦他了解老师的说法后,还能够跟老师争辩。在书上做笔记,其实就是在表达你跟作者之间相异或相同的观点。而这是你对作者所能付出的最高的敬意。

4.

《如何阅读一本书》中提过,关于一本书,你一定要提出四个主要问题:

1)整体来说,这本书到底在谈些什么?

2)作者细部说了什么,怎么说的?

3)这本书说得有道理吗?是全部有道理,还是部分有道理?

4)这本书跟你有什么关系?

阅读习惯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建立自我思维逻辑体系时也必然伴随着痛苦,可以用这段在家的时间,在阅读上尝试一些改变,而不是仅仅在找到一个昏暗灯光和舒服姿势后,拿着书以便更好昏昏欲睡。

或许也有人会说这样算是站在制高点头头是道,不过在读书时,将思考权力握在自己手上总归是没有错的。给大家提供一些做笔记的方法,“结构笔记”“概念笔记”“辩证笔记”,如果有兴趣可以逐一去了解,在这里仅作提供一种方向。

责任编辑:程思

流程编辑:程思

热门评论

打开客户端参与评论

更多精彩, 请下载中青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