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下载图片

“最严禁野”后,养殖户怎么办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04-02 22:03
作者:任冠青

3月31日,《广东省野生动物保护管理条例》通过修订,明确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禁止食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其他陆生野生动物,包括人工繁育、饲养的陆生野生动物,以及有关法律禁止食用的其他野生动物。据悉,这是广东“史上最严”的全面禁食野生动物制度。此前,全国人大常委会也通过了相关决定,明确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等。

经过此次疫情后,保护野生动物、禁食野味已成社会基本共识。对于社会上一些根深蒂固的食野味陋习,完善法律规定、加强执法力度也是极为必要的。然而,必须承认,这一转向较大的法律和政策改变,也给既存的野生动物养殖业带来了不小的挑战。如何帮助相关从业者及时“止损”,有序开展退出和转产机制,成为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议题。

经过多年发展,野生动物养殖已经形成了较为庞大的规模。根据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公开发布的《中国野生动物养殖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16年野生动物养殖业的直接从业者已经达到1408.98万人,所创造的直接产值约为5206.16亿元。

该行业前期投入较多、回报周期较长等特点,使从业者们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和禁食令等新变动时比较被动。在一些地方此前将野生动物养殖作为扶贫特色产业的背景下,一些从业者的风险抵御能力也相对较弱。

因此,在各地推出禁食野生动物规定后,对从业者加以政策照拂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毋庸置疑,地方政府完善补偿机制、推动资金扶持、指导转产落实等措施,可以极大地为从业者们纾解困境,帮助他们平稳地渡过缓冲期。而要使相关措施更为精准,就有必要加强前期的深入调研,针对实际存在的问题精准施策。

比如,据《光明日报》报道,贵州省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管理站站长冉景丞经过调研发现,所调查的家庭养殖户中80%都有贷款。在这种情况下,地方政府通过提供无息或低息贷款、帮助养殖户办理贷款缓缴等方式,就能够有效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

其实,为协助从业者渡过难关,广东省河源市、四川省攀枝花市、云南省楚雄州等地都在积极制定退出和补偿方案,也摸索出了一些比较有益的解决思路。比如,在“退出”层面,可以由政府部门出面提供补偿,通过放生放养、捐赠动物园和科研机构等途径,有序安置既有的野生动物。

在“转产”层面,则可以通过加强培训、提供专家咨询等方式,帮助养殖户利用既有设施,尽快重新寻找合适的养殖方向。例如,在广东省东源县,就有养殖户在当地扶持下,放弃养殖竹鼠,开始种植香菇和扩养三黄鸡等。对于这些可行经验,各地一方面可以积极学习,因地制宜地予以推广。

另一方面,也需要进一步明确相关部门的权责,保障政策执行的动力。广东省肇庆市近期的行动就关注到了“责任主体”的问题,该市确定了“属地管理、应退尽退、依法补偿”三个原则,并明确县(市、区)政府为责任主体,负责本辖区以食用为目的的陆生野生动物养殖场、养殖户退出和调整、转产。不得不承认,野生动物养殖退出是一个新生问题,也是对各地政府治理能力的新挑战。细化责任可以明确行动方向,防止可能存在的部门扯皮、推诿等“懒政”现象。

针对全面禁食野生动物规定对相关产业的影响,广东省林业局局长陈俊光在3月31日回应称,近期广东省将研究出台人工繁育野生动物处置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导市、县开展相关工作。在全国推进复工复产的大背景下,我们也期待各地能够尽快细化相关指导意见,明确主体责任,帮助相关从业者及时“止损”。

责任编辑:王钟的

流程编辑:任冠青

热门评论

打开客户端参与评论

更多精彩, 请下载中青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