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下载图片

你知道“大手拉小手”的另一层含义是什么吗?

来源:中青校媒 04-01 21:21
作者:程思



小时候,记忆中的大手拉小手是一首儿歌,“大手牵小手,走路不打滑”,出自动画片《大头子和小头爸爸》。2020年的春天,我们对“大手拉小手”有了新的记忆。

疫情暴发,打乱了很多人原定的计划,原本应该坐在教室的学生也被迫停住了上学的脚步,把课堂“搬”到了家里。在云课堂这个大集体中,一些孩子的父母因为疫情坚守岗位,没法陪伴在他们身边。

疫情,一面阻碍着他们外出学习、玩耍的脚步,一面导致他们没法见到为战“疫”逆行的父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共青团中央面向全国高校青年志愿者发起“与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家庭手拉手专项志愿服务”,关爱一线战“疫”人员子女,解决“逆行者”的后顾之忧,也让“宅家”的孩子在这个春天多一份温暖、多一份陪伴。

「老师,可以开始了吗?」

「好」

金钰珍是福建师范大学第21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如果疫情没有发生,现在的她应该站在甘肃省定西市漳县的讲台上。但是“宅”家的这段日子,她把课堂搬到了线上,只不过学生从中学生变成了小学生。

2月初,金钰珍所在的福建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协会发出“大手拉小手”倡议,金钰珍第一时间报了名。

2月17日是她的第一节云课堂,学生是小学六年级的林一。林一的妈妈是福建省立医院医生,同时也是援武汉医疗队的一名队员。

疫情发生后,林一和爷爷在家,除了学校的日常课程外,每天都会有不同的志愿者给他上课,金钰珍主讲数学。为了做好充足的授课准备,金钰珍向已经做老师的同学找来教案,把6年级的数学功课研究了一遍。

不过第一堂课,还是让金钰珍觉得“措手不及”。

在她的计划中,第一堂课只是“热身活动,两个人相互认识一下就好”,谁曾想自我介绍一结束,本打算闲聊几句的金钰珍就被林一“带进了课堂”。金钰珍觉得,这个00后的小男孩和她想象的不一样,之后的相处也印证了她的猜想。

每天晚上7点,林一的短信总是如约而至,“老师,上课时间到了,可以开始吗?”一个“好”字刚出去,语音电话就过来了。时间久了,金钰珍也习惯了这样的相处模式。

每天一个小时快到的时候,林一就会缠着金钰珍,“老师,你再出几道题给我做一下,现在还早呢。”有时候林一,还得“叮嘱”金钰珍,“老师,我还想多做几道题,你再去找一找。”想起这样的课堂,金钰珍忍不住哈哈大笑。金钰珍的妈妈偶尔在一旁旁听,看到天天追着老师学习的林一,觉得“这个小孩很了不起,长大一定有出息。”

如果说,最初在金钰珍眼里,林一只是个学习优秀的小学生。但现在,当她看到一篇关于医护人员子女给一线父母的推文后,她对林一又多了一点了解。“他给妈妈唱了一首歌,为了唱好反复练了好多天,还画了一幅画给妈妈。”那也是金钰珍第一次知道,原来这个从不主动提起妈妈的小男孩,心里一直惦记着一线的母亲。

后来,有天林一手机坏了,金钰珍加了林一爷爷的微信。让她没想到的是,老人和她说的第一句话不是你好、不是自我介绍,而是一句“谢谢你”。在她看来,相比林一母亲的贡献,自己的付出微不足道。“爷爷这句话分量太重了”,为了这句谢谢,也为了帮助这个爱学、肯学的小朋友,金钰珍决定把云课堂延续下去,即使回到支教地也要继续两个人的一小时课堂。

「一次和10后

的亲密接触」

和金钰珍一样,中山大学大四学生衣成林也是一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将在今年9月开启自己的支教生涯,“大手拉小手”志愿服务算是一次热身课。在收到学校“大手拉小手”志愿服务的通知后,她第一时间加入了志愿服务团队,对接的是一名一年级女孩,杨阳。

杨阳的父亲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的医生,疫情发生后在当地定点医院战“疫”一线,母亲也在政府相关部门战“疫”一线工作。每天父母从单位回到家都在晚上9点左右,白天杨阳就和姥姥、姥爷、妹妹待在一起。这个小女孩,让衣成林认识了不一样的10后。

为了做好辅导,衣成林推掉多年的家教,调整了自己的司法考试复习计划,将大部分时间用来备课。

考虑到杨阳一年级,担心她会注意力不集中,从而出现影响辅导效果的问题,第一节课上,衣成林就带着她制定了双方都需要遵守的课堂规定。“我说一条,她说一条。”最后两个人一共定了5条,从课前洗脸梳头,到上课不能做鬼脸、不能中途离开,再到手机的使用说得明明白白。“她坚持得很好,如果课中觉得累了,我们会休息几分钟再继续。”

7岁的小女孩最喜欢音乐和美术,为了满足她对艺术的热爱,衣成林绞尽脑汁,音乐课赏析的音乐作品是四大名著电视剧主题曲,或是最近街头巷尾传唱的热门曲目;英语课学习房间介绍,衣成林就上网看视频学手工,然后带着杨阳给她的芭比娃娃做一个房间,“桌子、椅子、床、化妆台,能想到的都做了。”等手工做完,杨阳学习用英语介绍房间里的陈设。

从最初的陌生,到现在的熟络,杨阳会拿出妈妈给她买的科学实验用具,和衣成林分享她觉得“神奇的小实验”。纸杯灭蜡烛、飞更远的纸飞机、浮在水面的果皮小船,等杨阳展示结束,衣成林再一一解释其中的原理。两个人的课堂总是很热闹,小女孩学得开心,大女孩讲得快乐。

正式辅导前,学校给志愿者们进行了课前培训,强调面对年龄比较小的孩子,要避免主动提起和父母有关的话题,以免勾起他们对父母的想念。衣成林上课的时候,也总是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小心让“手机屏幕里的小女孩哭成小花猫。”不过这种心态也有例外,一天上课杨阳给衣成林展示一副画,是小女孩课后照着电视新闻里的样子画的,“穿着防护服的医生正在给病人治病,病床上有医院的标志。”这一次衣成林没忍住,问杨阳对疫情怎么看。衣成林没想到的是,这个7岁小女孩的回答,让她对10后有了新的认识。

7岁的杨阳或者不太明白爸爸妈妈工作的具体内容,但她记得妈妈和她说过,妈妈会和几位叔叔阿姨一起,骑着山地车去很远的街道工作。7岁的她知道疫情期间不能出门玩,也理解爸爸妈妈工作忙,没有时间陪她,在她眼里,觉得爸爸妈妈为疫情做贡献特别自豪。

听完这番话,衣成林觉得自己从这个小女孩身上,看到了不一样的10后。

是啊!

懂事的杨阳会在父母忙碌一天后,主动分享自己今天学到的内容,让他们放心;会发短信提醒自己的亲人和老师,做好防护,主动戴口罩。

懂事的林一会认真学习,从不让妈妈担心;会用一首歌、一张画表达自己对前线妈妈的思念。

或许对于10后而言,疫情到底意味着什么并不完全清楚,但他们知道有人生病、有人需要帮助,爸爸妈妈的工作就是帮助这些有需要的人。

而等到他们长大成人,也会成为这样的人。

“大手牵小手,走路不打滑,走呀走呀走呀,转眼就长大。”

(文中未成年人均为化名)

文字 程思

主播 张懿

剪辑 王沙莎

视觉 聂亚栋

责任编辑:程思

流程编辑:程思

热门评论

打开客户端参与评论

更多精彩, 请下载中青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