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下载图片

微信遗嘱见证了一种新生命观

来源:南方都市报 04-06 19:54
作者:张丰

2020年的清明节国人多了几分悲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们以默哀缅怀因疫情而逝去的同胞。而由于防疫需要,大多数人都放弃了以往的扫墓习俗,改为“网络祭扫”。这种新形式,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也催生新的思考。

一方面,疫情给人们带来担忧和恐惧,但是另一方面也有对生命的重新审视。中华遗嘱库日前开通了“微信遗嘱”功能,一个多月以来,已经有近千人通过微信订立遗嘱。这些遗嘱,不关乎财产分割等重要法律事项,更像是“如果死了,你想给世界说什么”。不少人在“遗嘱”中说出了不常说的内容,比如对家人的爱和愧疚。

有意思的是,立遗嘱不再只是老年人或者是重病者的事,所有人都可以立遗嘱。根据中华遗嘱库的数据,最近3年立遗嘱的年轻人明显增多,90后群体就“增长了3倍”。这并不是说90后身体差到已经感受到死亡的威胁,事实上他们活得很好,“立遗嘱”很大程度上和死亡无关,而是关乎到怎样活着。

这是在年轻人中日渐流行的死亡观。中国文化中,“死”是天大的事,也是让人忌讳的事情。在老一辈中,“死”这个字都不能随便说。小时候经历长辈的死亡,大家都是神秘兮兮地说“走了”,让人以为逝者还会回来。

这种视死亡为“不祥”或不吉利的传统,带来的观念是,中国人普遍缺乏立遗嘱的意识。传统社会,人死后财产的继承有一定的法则,通常由长辈们聚在一起给出一个“分家”的方案。但是在现代社会,要依据《继承法》来办,任何一个国家的继承法,都会尊重死者本人的意愿,“遗嘱”成为遗产分割的重要依据。因为遗嘱缺乏而引起的继承纠纷,也越来越多。

很多围绕遗产的矛盾,都反映出从“人情社会”到“契约社会”过渡的困惑。而为了不给活着的人留下太大麻烦,虽然看上去不太吉利,但是立遗嘱变得越来越必须了。对遗嘱的重视,其实是尊重生命的表现。一个人不但可以安排自己活着时的生活,也可以规划自己死后的事,对自己的财产作最后的支配。

90后普遍受过更好的教育,一些新的观念开始流行。类似“如果明天就是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你会怎么度过”这样的问题,很多年轻人都思考过。答案五花八门,比如完整地和家人在一起度过一段时间,或是向一个人表白,为自己的梦想做最后一搏——没有人真的会这样做,因为大多数都知道,太阳在后天还会升起。

但是,这种对死亡的新的看法,绝大多数时候都会给人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向死而生,或者意识到自己生命的有限,都会让人更珍惜现在。这次疫情中立下遗嘱的人,很多也都发现自己和家人的关系得到了改善。人们不再斤斤计较,而是彼此更加宽容了。

不管你身体多么强壮,偶尔意识到自己会死这个事实也非常重要。如果每天想着这个,心理也不太健康,那种紧迫感会压垮人的心灵。但是,在清明节这样的节日,不妨思考一下这个问题,尝试着立一下“遗嘱”,那是你生命中的“重要清单”,或许你看待生活的视角从此变得不同。

责任编辑:王钟的

流程编辑:王钟的

热门评论

打开客户端参与评论

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 请下载中青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