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下载图片

“封城”中,我与菲律宾员工同舟共济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05-08 15:17
作者:冷雪霏

“封城”后,菲律宾街头安安静静。图片来源 作者供图

作者所在的公司为员工准备了物资。图片来源 作者供图

作者 冷雪霏

从楼上看下去,铁皮屋顶的低矮平房连成一片,成千上万的菲律宾人在那里默默抵御着高温和新冠病毒的侵袭。吕宋岛全面“封城”近1个月后,我写下了在这个历经苦难却仍然乐观奔放的国家的抗疫经历。

春节前夕,我原定搭乘的回国航班因为火山爆发而取消,随后便传来武汉“封城”的消息。菲律宾街头,有关神秘病毒来袭的议论渐渐多了起来。菲律宾政府叫停了往来中国的航班,大大小小的城市和村镇仍是一副岁月静好的模样。华人大批采购口罩邮寄回国,我也捐了一点钱,剩下的就是不停地刷新闻,期望一切尽快好起来。

我家不在湖北,也没听说有亲朋好友感染,但史无前例的隔离政策影响着熟识的人们,所有人都展现出对政策的高度理解和自觉。到2月底,国内形势全面向好,再度展现了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的坚韧和强大。我期盼菲律宾快点儿解除对中国的停航措施,毕竟,我早就想回家了,非常思念那块生我养我的土地和许久未见的亲人。

对我们这一代没有经历过大灾难的人来说,国际疫情的复杂程度证明我们当初太乐观了。变化来得太快,菲律宾本地的确诊病例突然暴增,表明社区传染已经发生。杜特尔特总统当机立断封锁了马尼拉,这令所有人紧张起来。过了两天,整个吕宋岛都封锁了,公交全部停运,政府要求所有人待在家里,每家派一个人去社区领通行证,没有通行证的话,出门会被罚款。就这样,菲律宾走上了艰苦的抗疫之路。

对“封城”这件事,菲律宾人和中国人的体验很不一样。3月到5月是菲律宾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我的房间里,空调每天24小时不停。但是,很多菲律宾人家里没有空调,大半家庭没有接入互联网,有不少家庭甚至没有冰箱。一些菲律宾人的家看上去更像临时搭建的窝棚,七八个人顶着酷暑挤在30平方米左右的房间里。

对疫情期间“宅”在家追剧、打游戏的人来说,这种生活是无法想象的。更大的问题在于,很多菲律宾百姓缺乏积蓄,封锁才持续了几天就有人饿肚子了。政府委托社区给大家发放救济粮和罐头,很多人一天只吃一顿饭,艰难支撑着,等待疫情过去。

我在“封城”前一天召集全体员工开会,播放了中国专家对新冠病毒的全面介绍,还播放了武汉抗疫的纪录片,给大伙儿打气。我以每个35元人民币的高价买了500个N95口罩分发给员工,嘱咐大家少出门,出门一定戴口罩,并宣布,在家办公的员工工资一分不少,不能在家办公的,公司会发放生活补助,不会让大家饿肚子。菲律宾的劳动合同大多是按天付钱,大多数人不上班的时候一分钱都拿不到,所以大家都很感激,依依不舍地告别。我记得那天是3月16日星期一,之后,我就和自愿留守的几名员工“相依为命”。

社区给我的公司发了两张通行证,员工按时出去采购,我“宅”在楼里“坐享其成”。超市为了严控社交距离,每小时只放进去20个人,于是,我的员工每次早上8点去排队,下午5点才回得来。走前,我让他们带好水和食物,告诉他们喜欢吃什么就买点儿。员工也不是每次都买,有时喝罐可乐、吃个面包,都在小票上画出来告诉我。

我和员工同吃同住,也没什么活儿干,便天南地北什么都聊。深一点儿的话题,菲律宾人用英语解释起来比较吃力,我索性开始学菲律宾语,最大的烦恼是老师太多——每个人都忍不住要教你几句。当然,在如此“奢华”的学习环境下,突飞猛进是我必须交出的答卷。

晚上,我把公司开会用的投影仪拿出来放电影,主要是中国电影。《集结号》《红海行动》《湄公河行动》《战狼2》《流浪地球》……菲律宾员工由此认识到,中国电影制作水平原来这么高。看到《战狼2》中拿着国旗经过战区的画面时,他们觉得这一幕“符合实际”,认为强大的中国应当得到其他国家的尊敬。

对那些困在家中不能上班的员工,我经常和他们用通讯软件聊天,几乎每个人都说想早点儿回来。我问起他们家里的经济情况,发现所有家庭的收入都受到巨大的影响,很多员工现在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对经济上困难的员工,我发工资的时候会多发一些,公司也提前发了13薪(相当于年终奖)。人心都是肉长的,在我看来,能和这些员工同舟共济,是种难得的缘分。

我住的地方华人不多,但我通过媒体得知祖国派出了专家小组来支援,如果感染了新冠肺炎,使领馆会照顾,还有专门的医院收治华人华侨。虽然生活中难得见到华人面孔,但我一直觉得祖国的帮助就在身边,很踏实。要说有什么遗憾的地方,那就是西方对中国肆无忌惮的舆论攻击,对中国的形象和海外华人影响颇大。很多菲律宾员工、朋友和我一起向其他人解释中国的真实情况,但一些西方媒体影响力可观,我们这些人的力量毕竟有限。

菲律宾是东南亚头一个“封城”的国家,杜特尔特总统再三强调要学习中国的抗疫经验,当前的形势还算不错。菲律宾人民总能在艰苦的条件下保持乐观,对他们来说,眼前的困难咬咬牙总会过去,未来终归是快乐和美好的。我也被这片土地上与生俱来的乐观感染,相信疫情总会过去,生活还能回到当初。因为这段特殊的经历,我也加深了对祖国和菲律宾的热爱。

作者是在菲律宾的互联网从业者。盘古智库研究员孙力舟对本文亦有贡献。

责任编辑:张昊天

流程编辑:张丹珊

热门评论

打开客户端参与评论

更多精彩, 请下载中青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