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下载图片

甘肃漳县:中药材让农民腰包鼓起来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05-18 14:52
作者:马富春 刘英洁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 通讯员 刘英洁)“我和妻子农闲时就来这边干活,从事中药材的晾晒、翻垛、挑拣、修剪、定包、搬运等粗加工项目,两个人打工的收入,每年加起来能挣三万多元呢!”在甘肃漳县大草滩镇新联村的药材加工车间,48岁的张喜勤正和妻子分拣晾晒好的当归,两人忙得不可开交,脸上却挂满了笑容。

2013年12月,看好当地药材,甘肃佛慈制药销售公司在漳县大草滩乡新联村注册,公司以中药材经营和GAP基地建设为主要业务,集仓储、购销为一体。自从村里有了药材公司,村民销售药材不再发愁,很多人还可以就近打工。

张喜勤长期患病,每年看病需要花大量医疗费,还要供孩子上学。当时,家里种了5亩粮食,但都是山地,产量很有限,年收入只有一万多元。生活所迫,农闲时,夫妻二人就去外地打工。2013年,就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当年,听说村里新建的药材公司正在招工人,张喜勤和妻子十分高兴。“在家门口就能打工赚钱,这可是我俩多年以来梦寐以求的生活呀!”很快,公司就解决了张喜勤和妻子的工作问题,还鼓励他们种植中药材,成熟后由公司统一收购并对外销售。

有了公司的引领,张喜勤大胆尝试种药材。如今,除了自家的5亩地,张喜勤又承包了别人的两亩地,全部种植了适宜当地气候的当归、黄芪和党参。“中药材不愁销路,除了卖给本地中药材公司,还经常有外地商人上门收购,靠种植中药材,我们每年又能增加三万多块钱的收入哩!”

漳县位于甘肃省中南部,地处西秦岭和黄土高原过渡地带。该县中药材种植历史悠久,因规模大、质量优良,深受国内外客商的青睐。名扬中外的“岷归”,二分之一的产量出在漳县,且漳县马尾归的品质,最胜他处。

近年来,漳县高度重视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把发展中药材产业作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优势产业,按照“生产基地化、品种多元化、种植规范化、加工规模化、销售市场化”的思路,大力发展当归、黄芩、党参、黄芪等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当地特色的中药材产业。截至目前,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约17万亩。

和张喜勤一同打工的,还有村里的张润子夫妻,他们也是从2013年就来到了制药公司。张润子今年60岁,是村里的老党员,家里有6口人,种着5亩中药材。“以前我们思想守旧,总觉得地里就该种粮食,后来听从了公司的建议,改种中药材,收入果然翻了好几番!”张润子说。

制药公司采取中药材收购保价方式,对贫困户中药材按高于市场价格0.5元进行收购,充分调动了群众种植中药材的积极性。3年来,该公司累计投入2358万元,收购黄芪、党参、当归等药材563吨,还在附近的金钟镇、马泉乡、大草滩镇等乡镇建设5000亩当归、3000亩党参规范化种植推广基地,带动贫困户超过500户,户均增收8000元。

近年来,在当地政府支持下,该公司还发挥龙头作用,在金钟镇建设了中药材标准化种植示范园,示范园与甘肃农业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大学、甘肃省农科院等单位合作,推广示范当归、党参栽植新技术,引进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多项新的科研成果,帮助药农提高种植技术,增加收益。

每年农闲时,张润子夫妻就来公司挑拣整理药材,工资是计件式按天结算,打包的药材多收入就多。“趁着身体硬朗,我们要多干点活,为家里减轻点生活负担!”张润子说,发展中药材产业以来,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

现在,张喜勤夫妻不但足不出村就有一笔可观的收入,还学会了最新的药材种植技术,种植药材的产量逐年提高,收入也一年比一年好。“政府谋划、龙头企业引领,我们药农心里更有底气,致富路越走越踏实。”脱贫后,张喜勤满怀信心地说。

责任编辑:潘圆

流程编辑:张胶

热门评论

打开客户端参与评论

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 请下载中青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