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下载图片

3年半发300多篇论文?别让学术灌水有利可图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05-26 20:13
作者:任冠青

这两天,有关某重点大学教授三年半发表300多篇IEEE论文的帖子,登上了知乎热搜榜,其论文发表速度引发不少质疑。

据IEEE Xplore 网站统计显示,2017至2020年共收录该教授论文113篇,其中IEEE Access 50篇。而据数据库系统DBLP统计,在2019年,他发表了期刊论文59篇,会议论文14篇。

尽管事实并没有网传的4天一篇那么“传奇”,但是即便是“缩水”后的论文数量,也让不少人感到惊奇。高校学者勤奋治学、努力产出研究成果当然无可厚非,不过在追求数量之外,更重要的前提还是对质量的保障。人们之所以会对这个话题比较敏感,本质上也是对于学术注水问题的警惕。

现实情况中,盲目追求论文数量的情况并不少见。著名生物学家施一公院士就曾坦言:“我以前曾经预测,中国在2020年论文数超过美国,没想到我们提前完成了”,“有些文章,通俗点叫‘垃圾文章,就是纯粹为了发文而发文,这种情况太多了。”

在种种注水问题背后,往往能看到“唯论文论”“唯数量论”等不良倾向的影子。可以说,学术评价标准起着引导和激励学者的作用,学术灌水现象之所以存在,归根结底还是在当下标准中有利可图。

如果高校的人才评定标准不够合理,过于倚重论文数量,那么就很难避免一些善于钻营者利用规则,大量制造“水论文”以满足要求。如果学校审核不细,且一味用单一的论文数量去卡学生的毕业资格,也很难杜绝毕业生论文灌水的状况。

与学术不端相比,“圈地自high”的学术灌水看起来“人畜无害”,实际上却会导致劣质驱逐良币,挤兑宝贵的学术资源,戕害高校的学术风气,对于真正潜心学术、甘坐冷板凳的学者更是不公。

也正是基于此,近年来国家和不少有识之士都在推动学术评价体系的改革,破除单一的人才评价标准,推动同行评价和代表作制度,加强对论文质量的关注。

2018年出台的《关于深化自然科学研究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就明确提出,“将自然科学研究人员的代表性成果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内容,注重标志性成果的质量、贡献、影响,建立职称评审代表作制度”。在今年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马秀珍也提交了相关提案,建议坚决破除“唯论文”的不良导向,改进完善学术科研成果评价机制,更加注重学术成果转化应用等。

此外,要解决“注水”识别的问题,还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通过合理的制度搭建,推动公正的同行评价,进而构建健康的学术生态,让学术“水货”无处遁形。

当然,这些努力并非一日之功,改革也需要经过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对于当前体系中的漏洞,高校也有必要及时发现和弥补。比如,对于“水刊”的存在不能无动于衷,而是要加强对刊物和论文本身质量的精细化审核,必要时建立负面清单制度,防止学者屡次利用“水论文”拿奖励、评职称。而针对作者过度自我引用以增加引用量的问题,也需要加大审核力度,及时剔除其中的“无效”引用,减少学术影响力“泡沫”。

在某种程度上,学术灌水者就是钻制度空子的人。只有不断改革制度,加强对论文质量而非数量的关注,才会让灌水者无利可图,从而清除炮制“垃圾论文”的土壤。

责任编辑:王钟的

流程编辑:任冠青

热门评论

打开客户端参与评论

更多精彩, 请下载中青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