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下载图片

袁姗姗道歉,文保宣传不该成为表演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05-29 20:31
作者:白毅鹏

近日,在国内一档原创手作解密互动体验秀节目上,演员袁姗姗作为飞行嘉宾参与录制。在节目中,当接触经修复文物作品时,她仅仅用三根手指捏住文物中部将其拿了起来。在周围人提醒其小心拿放时,她却说“没事,他(文物修复师)可以再修复”。在遭到网络批评后,她本人回应,不该有这样轻率的行为和不恰当的话语,深表愧疚。

该档节目定位于展示能人精湛技艺,而飞行嘉宾参加节目,更多是借助名人效应,通过“解密”精致手作,让更多人关注到手艺人身上的工匠精神。在这种语境下,“可以再修复”或许是演员“讨巧”,表现文物修复师高超技艺的方式。不过,袁姗姗的“摆弄”还是触怒了人们。尤其是对于文物,在同场嘉宾慎之又慎还反复提醒的情况下,她的行为就更带有“亵玩”意味。

尽管文物修复师证实,演员拿起的只是件组合式文物,文物价值有所折扣,但人们依然担心其行为举止令文物受损。袁姗姗作为公众人物,在节目中发出“可以再修复”的言论,可能让受众对文物“可以再修复”产生误解,认为文物本身及其价值可“再生”,甚至让社会的文物保护观念走偏。

节目“翻车”,也暴露了演员本人文物保护意识欠缺的问题。在愧疚地道歉后,演员要进一步认识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更要知晓如何科学地鉴赏文物,遵守文物鉴赏的规则。既要通过综艺表演呈现文物故事,也要将文保理念内化于心,真正呵护文物、敬畏文物。

从节目组来说,在甄别文物过程中,对于禁忌事项是否又尽到充分告知义务呢?以该档综艺来论,节目组对演员应打好文物保护的“预防针”,避免有损于文物保护的“翻车”,从而维护节目声誉。

尤其在当下,人们希望通过综艺、直播等形式,让文物从博物馆库房走出来,揭开文物神秘的面纱。不过,文物被用于节目录制的过程,也很可能造成损害。比如,在该档综艺节目中,曾出现标示为“明朝木雕”“清朝木雕”等数款傩戏面具,而且还被人径直戴在头上,如果这些不是复制品,是否会对木雕本身造成伤害呢?不同文物的保存,对环境中的湿度、温度有不同要求,而演播室是否具备这种保存条件呢?缺少如玻璃展台等必要隔离,人们呼吸形成的水汽也可能使文物锈蚀变色,造成不可逆伤害。另外,一般人接触文物时要佩戴手套,除非特殊情况下,如触碰丝绢等可能被手套划伤的文物,或触及较为光滑易脱手的瓷器时可不佩戴,而众多演员在接触文物过程中均未佩戴手套,这种对文物可能造成的伤害是否在节目组考虑之中呢?

文物修复本身还是门“遗憾的技艺”,具有抢救性保护的性质,节目中袁姗姗拿起的为“组合式文物”,上部是清代时期的铁制油灯盏,下部是汉代时期放豆瓣酱所用的生活器皿。然而,《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要求,文物修复应正确把握审美标准,不允许以追求完整、华丽而改变文物原状。对于这种通过混搭组合来展示文物的做法,究竟是出于什么目的,节目应当有更具体的回应。

演员“翻车”事故提醒我们,在通过各种演艺形式,为文物擦拭历史尘埃、接通现代社会的过程中,文物保护始终是不可后撤的底线。同时,文物可以亲近公众,但文物保护依然有很高门槛,也需更多专业力量介入。另外,在涉及文物节目的制作中,要充分考虑到文物运输、保存和展出过程,且不可在对文物保护一知半解的情况下,就匆匆忙忙从事有关传播工作。这样既伤害文物,也会淆乱人们对文物保护所应有的科学认识。

文保宣传不是利用文物表演,而是在保护文物基础上,体现文化保护的态度方法。就如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一样,通过大量细节白描,以及刻画文物修复者的心路历程,来传播文物修复应秉承的原则方法。由此,人们不仅体会到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也能对文物保护有更多了解,对故宫文物产生了浓厚兴趣。总而言之,只有对文物保护知识有充分了解,人们才具备鉴赏文物的涵养,才能更好解读传统文化的密码。

责任编辑:王钟的

流程编辑:白毅鹏

热门评论

打开客户端参与评论

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 请下载中青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