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城闭:逾“礼”之爱

06-03 17:12 | 中国青年作家报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清平乐》开播前,观众寄予最大期待的是原著中徽柔与怀吉的感情线。青年徽柔选角令人眼前一亮,演员任敏娇柔明媚,兼具灵气,边程塑造的怀吉也可称温润如玉,二人表现颇获好评。对非原著粉而言,这条线索的讲述从情节上看不失细腻完整。从徽柔议亲事提上日程开始,两人与环境的矛盾逐渐加剧,悲剧结局基本成型。

剧中国舅夫人指控怀吉、公主有“私情”时,口中多次骂怀吉“不男不女”。在这位大家长的控诉中,怀吉“勾引良家妇”的罪名带有男权社会中的身份指认,而“不男不女”又以否认其男性身份作为攻击手段。国舅夫人辱骂怀吉实则想借男性尊严之名激怒儿子李玮。嘉庆子提点怀吉时说,他不该给公主希望。这是一种怎样的希望?徽柔一直称怀吉为“哥哥”,这是怎样的情意?二人从未有逾矩行为,却实实在在有从未斩断的情意。徽柔仍在闺中时,这重情意美好、温和、安全,且未必具有完全的排他性——徽柔对曹评动了心;而后她以公主空壳身份被迫嫁给李玮,走出象征着家的宫城,这重情意成了她最后的精神寄托。剧中李玮并没有那么面目可憎,但初入公主府的徽柔显然陷入了一种亟需牢牢抓紧怀吉的焦虑,离驸马越来越远。这种焦虑源自身份与本心的失衡,却走向了愈加危险的结局。

人和人的感情存在一种朦胧状态,任何对其的追问和指认都将偏离实质。这种偏离在部分关系里有利于建立秩序、维持经营——例如恋爱、婚姻。但在另一些人的命运中,情意被套上了舍本逐末的枷锁,身在其中的人也难免迷惘,不知所终。一个人说出“沉默”二字时,沉默就被打破了。徽柔议亲前的时光就是未被惊扰的沉默状态,怀吉无论是作为哥哥还是作为影子,都能时刻陪在她身旁。这种默契的陪伴不追求结局,而一旦它有所自觉,或被他人感知,就会引来幻灭。剧中每个人在这场悲剧中扮演的角色,都决定于他们如何言说这份不可言说的情意。

爱就是爱,未必要有定名,也不该被规劝。整体上看,《清平乐》延续张开宙其他古装剧风格,台词与动作追求自然朴素,服化道与摄影使整体美感堪称上乘。但和《知否》相比,这部剧的台词多处矫枉过正,人物较《知否》扁平单一,情节缺少连贯性。分寸待酌的风格转换、制作与内容不甚匹配、大改主线却造成主线失落等问题带来了“伪高级剧”的批评声。之所以被称作“伪”,恰是由于制作团队声誉、原著口碑、腾讯的正剧宣传都拉高了观众的预期。正如原题“孤城闭”定下的基调,这部剧的走向始终压抑、内收,但倒错了苦水,收错了主题。

徽柔和怀吉的悲剧作为最后闭合的大门,本就是原著读者与剧集观众最为意难平处。在观众的想象空间内,这份难平之意又恰好碰上了观众对书改剧的不满心理,编剧二次创作时多次“参与”对徽柔、怀吉感情的破坏与背叛,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剧集风评。这样的背景下,徽柔、怀吉的故事就像原著遗落在剧中的一颗明珠,因为揭示了最真、最善的情意始终感动着众人。

青年编辑:唐冬冬

作者:曾彼一

责任编辑:谢宛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