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下载图片

青年·大学·城市

05-30 23:12
作者:高贵和(安徽大学团委书记)

文化是青年的追求,是大学的符号,更是城市走向现代性的最重要的部分。城市养育了大学,也养育了城市中的青年;大学培育了青年,也承托了城市的文化。几十年间,青年、大学、城市,这三个息息相关的词汇,合力成就了我们的今天。

城市和大学的使命都在于帮助青年成为大写的“人”

鲁迅先生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马克思在其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曾写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柏拉图曾在“洞穴隐喻”中回答那个走出洞外、寻找光与热后要不要回来的问题上直言必须要回去,因为那是“义不容辞”的;孟子也曾讲“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100年前,马克斯韦伯在德国的慕尼黑大学为青年学生们作了《以学术为业》和《以政治为业》的著名讲演,他坦言“单靠祈求和等待,只能一无所获,我们应当采取不同的行动。我们应当去做我们的工作,正确地对待无论是为人处世的还是天职方面的‘当下要求’。如果每个人都找到了握着他的生命之弦的魔鬼,并对之服从,这其实是平实而简单的”。

千百年来,有梦想的青年都曾为着梦想孜孜以求,而不管最终做了什么,在人生的某几个十字路口做出义无反顾的抉择都是很重要的。现代社会,人的进步有很多条路。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青年在选择进不进城?又有一段时间,中国的青年在选择上不上大学?城市和乡村都可以是人生精彩的舞台,上大学抑或不上大学都可以是成才成功之路。现代社会,大学的使命在于帮助青年提升格调、避免恶俗,拓展格局、避免狭隘,让青年由“知”到“识”,最终达“明”。而城市恰恰孕育了大学的发展和希望,他们共同帮助青年成为大写的“人”。

城市的魅力在于能守得住大学、留得住青年

城市是大学生存发展的载体,大学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的文化中心之一,肩负着代表城市文化形象、提升城市文化品位、为城市发展提供智力支持的责任。大学作为荟萃人文精神、推动科技发展、传播思想文化的场所,是一座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大学不仅要依托城市、服务城市,同时要引领城市,因为大学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职能,都要求大学必须具有相当程度的超越性。

大学对所在城市的塑造,绝不止于外观,它们会深入城市的内在肌理,从政治、经济、社会方面施加多重影响。大学与其所在城市的联系有着高度的复杂性,既有共生联系,又存在持续紧张,城市孕育了大学,大学又影响城市,时间久了,城市与大学已经你中有我,密不可分。大学对城市最深刻的塑造,在于无形的文化滋养——博物馆、科技馆、学术讲堂、艺术表演,让城市居民从积淀百年的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中汲取能量。

一座城市的魅力不仅仅在于高楼大厦,也不仅仅在于商业广场,更多地却在于能不能给愿意思考的人一点独立的空间和自由,让那些人能沉下身、静下心去做一些看起来不会瞬间闪光、却能让人感到踏实和温暖的事情,同时这座城市也不会让这些人会为生活琐事而烦恼。

一座城市守得住大学,说明他不肤浅、有内涵;一座城市留得住青年,说明他不暮气、有活力。我们的城市应该是既有时尚外貌、又有深邃内涵的,既有人聊侃流行文化、又有人研讨哲学话题。我们要明白“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我们追求的是“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青年的责任在于弘扬大学精神、助力城市进步

古人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培育了青年,同时被大学精神塑造的青年在弘扬大学精神方面责无旁贷,他们理应帮助身边人多读书、多学习、多思考、多奉献,这既是对大学精神的弘扬,更是在点滴细微处助力城市的进步。

李大钊同志曾说:“青年之文明,奋斗之文明也。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故青年者,人生之王、人生之春、人生之华也。”青年人的理想视野决定了城市的发展高度,青年人的激情活力决定了城市的发展脉动。

当年“70后”说“80后”是废掉的一代,后来“80后”又说“90后”是废掉的一代,可时过境迁,谁都没废掉。每一代青年都曾用或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弘扬他们习得的大学精神,去助力他们所生活的这座城市的点滴进步。而我们的城市也给了青年一直的包容和接纳,当青年走出青春迷惘期后,他们回头发现原来正是这所大学和这座城市在默默支撑着自己。他们不再“愤青”,他们要让这个城市变得更好。

青年、大学和城市,需要的是蓬勃朝气,而不是沉沉暮气

青年、大学和城市,他们共同的特点就是“向上”。向上,需要顶着外部的压力,需要克服内心的惰性,需要认准目标、锲而不舍的执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而将更多机遇留给勇于和敢于、善于改革创新的人们”。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我们需要改革、需要创新,蓬勃朝气就是提振士气的一剂良药,沉沉暮气则是扰乱心智的精神鸦片。习近平总书记说:“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城市如此,大学如此,青年亦如此!我们不能做“桃花源中人”,我们既要“读圣贤书”,更要“知窗外事”,内外兼修,成就“大我”!

鲁迅先生曾经教导学生:“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如是,今天的大学正在培养着有温度的青年,今天的青年正在建设着有格调的城市!青年会越来越好,大学会越来越好,城市更会越来越好!

责任编辑:陈凤莉

流程编辑:陈凤莉

热门评论

打开客户端参与评论

更多精彩, 请下载中青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