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下载图片

月薪不到8000块,“海归”选择再看看,错了吗?

来源:上观新闻 06-21 17:25
作者:吴頔

最近一些大学陆续举行了毕业典礼,与往年有所不同,不少已穿上学士服的年轻人毕业去向还没着落,相应地,各大院校的就业率也比往年同期跌了不少。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就业率不高,有一些不可避免的客观原因,比如受到疫情影响,研究生招生、机关事业单位考录都还没有完成,让部分还在等待结果的应届生们迟迟无法确定去向。当然,也有主观意识的因素影响。一位年初刚从英国留学回来的金融硕士告诉笔者,找了几个月,也没有遇到几个合适的岗位。“上海去年的平均工资都超过8000块了,我一个‘海归’肯定不能比这低吧?”还有一位外省来的应届生,前两天在招聘会上与一家建筑单位相谈甚欢,可他一心想留沪工作,一听要先去外地基层项目锻炼,便改口说“再看看”。

疫情影响下,工作不好找了,找不到称心如意的很正常,有些人因此选择“再等等”,某种程度上就成为了近年愈发常见的“慢就业”。在一些专家看来,除了经济成本,“慢就业”还可能导致应届生错过就业黄金时期,降低求职竞争力。他们告诫年轻人,“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别在观望中错失了机会。

其实,对待“慢就业”现象,大可不必“一棍子打死”。相关部门一位长期从事劳动就业工作的“老法师”最近就曾对笔者坦言,如今再老生常谈,教育学生“不能挑三拣四”“先就业再择业”,未必是最优解,“不将就”也未必就大错特错。

时代在进步,观念在变化,就业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对刚刚“出道”的学生来说,想要竞争就业“C位”合情合理。读书、就业其实是一个不断“贴标签”的过程,换位思考,或许就能理解年轻人们的顾虑:如果一个年轻人最初的工作履历并不那么好看,或是频繁更换工作,今后“择业”时,用人单位会作何考虑?初次就业的平台非常重要,起点过低可能会影响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对于“人生下一站”的选择,审慎些无可厚非。

真正需要警惕的,并不是“慢就业”本身,而是对“慢就业”欠缺合理把握,导致越“慢”越拖、越“慢”越懒、越“慢”越错失机会。怕的是,“慢就业”慢到后来,变成了惧怕竞争、退而“啃老”、逃避现实的借口。因此,“慢就业”,可以是权宜之计,但最好是在有规划、有目标的前提下进行的。

选择“慢就业”的年轻人,不妨给自己设定一个期限,并且要明确,这段“空窗期”绝不是用来无所事事混日子的。如果能利用好这段时间,练好内功、提升本领、做好规划,“慢”也不失为一个选择。归根到底,理想的工作是等不来的,而要靠自己去凭实力争取、凭实力创造。

前不久,诸如名校大学生做房产中介、硕士毕业当保姆一类的新闻曾一度引发热议,有人将其视为不拘一格积极求变的正面典型,也有人从中看出了严峻就业形势下的无奈。其实,不管是扎根基层,还是求学深造,亦或是投身“双创”,每一种选择都值得尊重,短期没有实现就业并不意味着“啃老”或无所事事,大学生去当房产中介也未必就是“没出息”或人才浪费。“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他们的职业道路究竟是形势所迫、被动接受,还是兴趣使然、主动选择,我们不得而知,重要的是,对年轻人们的这些多元的选择,需要多些包容、多些支持。

对“慢就业”的批评,不妨“慢”一些;但对“慢就业”学生的引导与帮助,则一点也怠慢不得。不得不承认,“慢就业”有的是主动选择,有的则是迫于无奈。被动的“慢就业”,很重要的原因是岗位结构性供给不足,或者说是现有岗位与求职者职业技能、就业预期的不匹配。要扭转这一局面,不仅需要应届生自身的努力和家庭、学校的培育引导,更需要政府部门进行政策托底,扩大岗位供给,拓宽就业渠道,加强职业培训,提供见习机会,让有能力、有意愿的年轻人们都能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责任编辑:王钟的

流程编辑:王钟的

热门评论

打开客户端参与评论

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 请下载中青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