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按下载图片

驻村帮扶帮到农民心坎上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06-28 21:06
作者:马富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马富春)“你们可真是帮了我们大忙,既帮我家盖了新房,还提供了鸡苗、鸡笼,鸡蛋不仅满足了自家人吃,还能卖出去挣些零花钱。”前不久,在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百里镇芦子集村文化广场上,村民宋栓学笑着对甘肃省政府国资委驻村帮扶队队长、第一书记苟小灵说。

当天的芦子集村文化广场上,村里男女老少都来了,忙着将自家的鸡蛋送过来集中装箱,宋栓学也拿着攒了一周的鸡蛋赶过来,算下来能拿到180元。当天,村里一共装好了50箱2000枚新鲜土鸡蛋,统一发往兰州。

今年春节前后,依托村级养殖专业合作社,甘肃省国资委积极开展开展消费扶贫助力脱贫攻坚,帮助芦子集村村民销售土鸡蛋15200多枚,由驻村帮扶工作队、村党支部垫付资金,村民破损的鸡蛋照价收购。

地处陕甘交界,芦子集村是甘肃省国资委包抓帮扶的贫困村。由于周边无工厂、无污染,土地资源丰富,自然环境良好,种植玉米和养殖蛋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且村民有房前屋后林草地放养土鸡的传统,土鸡蛋营养价值丰富,被村民们称为“吃虫虫、喝达溪河水、听秦腔的土鸡蛋”。

“帮扶工作开展以来,我们因地制宜,帮助村民发展土鸡养殖,3年来为农户投放鸡苗1000余只,投放鸡笼48座,村内分户养殖已初具规模,肉鸡、蛋鸡养殖也发展成为农民们增收的重要渠道。”苟小灵介绍,目前,芦子集村蛋鸡养殖产业已逐步形成规模,土鸡存栏约2000余只,年产土鸡蛋10万枚,产值约10万余元,户均增收近千元。

为助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发挥产业扶贫带贫、促农增收的重要作用,提升贫困户种植水平,近期,甘肃省国资委帮扶办还聘请省农科院专家,深入百里镇4个村田间地头,采取集中授课答疑、现场教学指导方式,对帮扶村农民进行全膜玉米种植和大棚蔬菜种植实用技术培训,360余人次的农民参加了培训。

日前,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王国栋副研究员在川口村、芦子集村运用幻灯片,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玉米双垄沟播高产栽培技术。随后,来到田间地头实地进行机械化种植技术指导。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张茹所长来到了新集村、严家沟村,现场讲授茄果类蔬菜高效栽培技术要点,详细讲解品种选择、育苗技术、水肥管理和温度调控等内容。在严家沟村新建的塑料大棚,现场示范讲解种植茄果类蔬菜适宜的垄宽、垄高、株距,以及温度、水肥等管理技术。

“定制化的种植技术培训,帮助农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学到了实用技术,更激发了发展壮大种植产业的热情,受到帮扶村农民的热烈欢迎。”苟小灵表示,下一步,要结合当地的产业实际,确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引导农民将所学知识应用于种田种菜,早日实现脱贫致富梦。

责任编辑:王聪聪

流程编辑:齐琪

热门评论

打开客户端参与评论

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 请下载中青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