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在沪建议:谨慎出台新人才计划

01-08 18:52 | 教育+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上海1月8日电(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王烨捷)今天,由中国科学报社和同济大学共同主办的“第九届创新中国论坛·高校人才队伍建设论坛”在同济大学举行。本届论坛旨在探讨高校人才队伍建设与发展道路,破解高校人才队伍建设难题。如何破解人才无序流动?如何看待人才评价“四唯”现象?国家人才战略如何进行规划与顶层设计?这些困扰我国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瓶颈问题都成为专家关注的焦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浙江大学教授杨卫作了题为《非均衡博弈:谋划高校人才队伍的动力型演变》的报告。他指出,一定要在时间尺度、师资断面、学校有限资源约束等方面作好特征分析,以更好地把握高校人才队伍建设。同时,要把握好人才队伍存量与增量的动态均衡,优势、热点学科与弱势、长线学科的平衡,以及各类资源的平衡。他建议,谨慎出台新的人才计划,及时终止实施效果不佳的人才计划;分类别梳理各种人才帽子,避免同一发展阶段的人才计划的执行期交叠;在各种项目、人才称号评审中,不应罗列所有的人才帽子,避免马太现象;厘清人才项目与人才称号的区别;杜绝人才层级化;在各类人才评审时适度考虑地域和资源差别。

中国科学院院士、河北大学校长康乐在题为《人才与职业生涯规划》报告中,从什么是人才、正规教育是快速成才的主要途径、较早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是成才关键、人才分类和差别化评价机制等方面对人才队伍建设展开论述。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丁烈云梳理了人才与人事的关系,指出人才评价要突出政治标准,要有正确的学术导向;同时,评价方法也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多引进国外的,少挖国内的;要多引进东部的,少挖中西部和东北的;要多练内功,少靠外援;要多重业绩,少戴“帽子”。

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邓子新以《人才之本,学科之魂》为题,通过对上海交通大学生命学科发展轨迹的梳理,分享了该学院以优化人才管理促进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实战经验。他着重阐释了人才的“汇聚效应”是学科建设的基石、人才的“群体效应”是学科发展的根本、健康的“沃土文化”是“人才效应”的灵魂等观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侯保荣指出培养人才与引进人才相结合是基本思路,落实好人才分类评价是根本保障,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当务之急。

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萧鸣政还作了题为《高校人才分类及其评价问题》的报告,他建议:基于工作分析分类而非人才评价分类,把高校专业人才队伍划分为四支队伍(科研、教学、转化应用与复合型),各支队伍前5%一视同仁;基于评价进行分类而非学科分类,对所有学科领域中的拔尖人才一视同仁;基于领域与原创性进行分类;基于项目、机构进行人才评价,投入产出综合衡量;基于合同内容分期中后进行绩效管理与考评,非每年进行评价。

同济大学常务副校长伍江做了该校师资人才队伍建设的典型经验介绍。该校通过加强思想政治与师德师风建设、持续加大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稳步推进专业技术职务改革等措施,不断在人才队伍建设作出积极探索。尤其面对新时期对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实行人才政策与体制、机制、措施相呼应的改革,建立由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组长的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快速响应与决策机制;引进与培养并举;启动“青年百人计划”;通过打造国际青年学者论坛选拔青年人才;以工作目标任务为导向,建立以绩效奖励为导向、与考核相结合的薪酬发放机制,实施校内高层次人才薪酬改革等举措,探索人才建设的新路。

据悉,创新中国论坛是由中国科学报社发起,由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李政道先生任论坛主席,于2010年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九届论坛。先后走进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浙江省科技厅以及湖南省湘西苗族与土家族自治州等基层政府,探索各类不同主体在创新实践中遇到的焦点和难点问题。

作者:王烨捷

责任编辑:于璧嘉

相关文章

更多精彩,请下载 客户端